就今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命题而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进程,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跨越昔日民族国家的疆界,改写着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其中女性作为现代社会秩序中的“自我”的“他者”,女性主义作家解构与建构性的思想资源的意义,正在变化的全球语境中凸现出新的突围与实践的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在译介西方理论,最近又跟上了讨论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时尚,但忽略了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现实,第三世界的著作成为视野中的盲点,而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被忽略的视角,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与批判很深刻
评分诚如戴锦华老师所言: “在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女性主义或则是一种可笑的无稽之谈,一种女人的无事生非或奢侈之想,或则是一种极端危险、极度可疑的鼓噪,或二者兼有……” 事实上,不止是在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上,今天中国一切涉及“政治”和“非政治”...
评分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在译介西方理论,最近又跟上了讨论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时尚,但忽略了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现实,第三世界的著作成为视野中的盲点,而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被忽略的视角,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与批判很深刻
评分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在译介西方理论,最近又跟上了讨论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时尚,但忽略了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现实,第三世界的著作成为视野中的盲点,而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被忽略的视角,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与批判很深刻
评分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在译介西方理论,最近又跟上了讨论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时尚,但忽略了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现实,第三世界的著作成为视野中的盲点,而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被忽略的视角,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与批判很深刻
如果不了解近代民族主义斗争,本书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劲。诚实地讲,有些地方我没有读懂,但总体而言颇有受益。所收录论文在此领域也应当是精品。
评分主要聚焦第三世界的民族运动与女性抗争,对于中国而言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理论勾勒出民族与女性之间互相生产的复杂关系:女性的生育问题与人口数量以及民族纯洁度问题、文化传承问题(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中展开)等等,指出西方中心的女性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第三世界,应该考虑实际可能性来展开抗争策略,并为避免差异的本质化或忽视以至于普遍主义霸权或相对主义失败,提倡“横向政治”,即位置的扎根与移动的并存。内容很杂,不太好概括,但一一摘录。至于案例分析,聚焦印度与南斯拉夫的民族运动,许多讨论值得再思考,也富启发性,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论文集。
评分没读完 上课要求读的 以后不知道还有机会拜读不
评分戴的想法与雾中风景已不同
评分论文集,课程选读了沃尔拜的《女人与民族》一篇。文章从民族主义话语中性别命题的缺失入手,认为尽管其引入了公民身份作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中介概念,但依旧没有解决问题。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基础上,沃尔拜将性别关系理论化处理,以此来解决父权制理论的主要问题。提出民族国家的“重组的循环”概念,对性别也做了跨国范畴的讨论……总而言之,不是因此将性别关系,女性主义做孤立的切断的处理,而是更强调性别与与族裔,民族,“种族”关系等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看到的乃是相互依赖相互共生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反观刘禾的相反的处理看待,确实能看出其问题所在。女性主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过久的历史遮蔽和身体语言的私密含混往往能为其他话语带来洞见,而不是可以取代其他话语,成为新的话语领导。二元对立的老游戏早可休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