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一九○六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因为生活在山东济南,所以对《老残游记》很感亲切,那天手捧《老残游记》不能释卷,这是好久不曾有的阅读体验。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哭泣,这篇应该是作者的哭泣之作。 熟悉近代山东历史的人应该明白,小说有半自传色彩,主人公名铁英,是从作者的字铁云中化出来的,酷吏玉...
评分因为生活在山东济南,所以对《老残游记》很感亲切,那天手捧《老残游记》不能释卷,这是好久不曾有的阅读体验。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哭泣,这篇应该是作者的哭泣之作。 熟悉近代山东历史的人应该明白,小说有半自传色彩,主人公名铁英,是从作者的字铁云中化出来的,酷吏玉...
评分有吏夜捉人。先致敬下杜工部。 108页: 刚弼道:“莫非就是省中传的老残,老残就是他吗?” 白公道:“可不是呢!” 刚弼道:“听人传说,宫保要他搬进衙门去住,替他捐官,保举他,他不要,半夜里逃走了的,就是他吗?” 老翁逾墙走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为了不受人胁迫不得...
评分《老残游记》这部作品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故事内为一个叫做老残的大夫在山东地区游历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特别的经历。 《老残游记》是个很难将其归类的小说,魔幻现实主义,世情小说,断案悬疑,谈情说爱,通通都有点儿,不仅如此,老残虽为江湖郎中,但...
评分老残这个人算是把中国文人的所有梦想都涵盖了大半。 有才:家里是世家,会诗会文,喜欢在墙上来两笔,管你是如何疑难杂症,管你是多会儿失传的技艺,咱有高人指点,都是浮云。 有钱:因为会给姨太太治病,身上总有那些个用不完的盘缠。 有朋友:真是到处开花啊,各行各业的...
中国近代小说的扛鼎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的突出处是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说“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
评分开首你以为这是一本志怪寓言小说,然后他就写了一篇济南游记;你以为这是一本游记小说,他就又写起来官场现形;你以为这是一本官场小说,他又写了一段男女夜谈,还装神弄鬼地预言作者早已经历过的“未来”;你以为这是一本言情小说,老残又开始救良娼、破悬案了;你以为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准能长久读之,然后它太监了……
评分4大谴责小说,对于我们去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还是挺好的
评分近代讽刺小说力作。
评分很少看这样的书,但发现还好玩的哈哈,多谢Diana啊~ 赤龙子令人喜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