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与萧军同居。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出版者: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315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6796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萧红 
  • 生死场 
  • 中国文学 
  • 文学 
  • 呼兰河传 
  • 中國 
  • 平实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生死场》创作于1934年,萧红成名作,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被誉为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曾经拿起又放下好多次,才终于硬着头皮读下来,不得不说一旦读下来后,震撼久久不能平复,惊叹于萧红画家一搬的笔法,惊叹于那些鲜活的人,更惊叹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穿越时空与如今依旧有如此多的令人相似!

评分

记录的是儿时的记忆,没有贯穿全文的主线,都是零零碎碎的故事,给人感觉是想起什么写什么,但是又拼凑衔接的挺好。

评分

呼兰河,既是蒙昧封建的北方小城,又是萧红的故乡,对这座小城和小城里生活的人,她揭示着愚昧和麻木,又有着生于此长于此的眷恋。在那些封闭的远离文明的城镇山村,底层的人活着不容易,底层的女人活着更不容易。

评分

文字和表达方式,带有明显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感觉,再加上偶尔的方言,多少有点生涩。虽然不是满分,但是确实被这细腻的文笔折服了,平实的生活,平实的人物,却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最后,也为自己的记忆和文笔感觉无力

评分

《生死场》更胜于《呼兰河传》。《生死场》在近似白描的笔触下,描绘出东北三省沦陷区农民的生存、困境、死去和觉醒。乱葬岗的小儿尸骨、老羊的咩咩鸣声、鲜血淋漓的人头、金枝的挣扎、李青山的坚持、二里半、赵老三、王婆……一幕幕都历历在目。《呼兰河传》更多的是温情脉脉的回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