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享有世界聲譽的小說傢,他的創作具有極其復雜、矛盾的性質。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産階級關係的紛繁復雜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劇性。1846年發錶處女作《窮人》, 1859年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流放迴來後創作重點逐漸轉嚮心理悲劇。《罪與罰》(1866)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主要作品有《雙重人格》(1846)、《女房東》(1847)、《白晝》(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等。
《被欺淩與被侮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迴到彼得堡後完成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登上文壇以來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作者前期一係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這本小說不僅描繪瞭“被欺淩與被侮辱的”小人物的悲慘遭遇,而且還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慘痛熱烈的心聲”(魯迅語),從而錶現齣作者深入地解剖人心和描寫人的內心苦痛的卓越技巧。
两天半的时间,我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陀氏的作品。吸引我的是书名。 陀氏的故事都是那么的苦大仇深。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内心却非常的平静。黑暗,丑恶,荒谬,好人遭遇不幸,结局悲惨,坏人继续其骄奢腐败的生活,没有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悲劇
评分情節其實挺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完。追逐、貪圖利益的人可以那麼厚顔無恥,被欺淩侮辱的人願意受苦下去,用自虐來償還被高潔辜負的愛。阿遼沙式的真誠甚至比他父親的僞善惡劣得多,真是愚蠢又讓人惡心的利己主義,希望女孩子們不要總是懷抱一種奉獻精神想去感化救贖這樣一個寡廉鮮恥薄情寡義的人。最後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评分比《罪與罰》要精彩很多,至少我這麼覺得。陀氏如茨威格一般善於刻畫人物心理,而許多關乎人物的觀察描寫也都如此感同身受。在讀書時不禁會猜到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涅莉的生父是公爵,以及她不自知地喜歡著萬尼亞。讀到結尾處還是止不住眼淚,雖然同自己最相似的娜塔莎沒有想象中那般悲慘,然而作為女二號的涅莉的命運卻實在不能讓人感慨萬韆。
评分萬惡的舊社會,吃人的地主階級
评分高傲的靈魂。讀妥式好纍人,就像要跟著主人公一起精疲力竭而死一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