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1942年6目生于四川成都,汉族。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编辑,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59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巨大反响,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嗣后发表的《如意》、《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纪实文学《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钟鼓楼》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生活。小说以薛家的婚礼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十二个小时里发生的故事。小说对许多人和事作了纵向的历史回顾,反映了近四十个人物的经历、命运、心态和他们在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各自困惑,从而勾勒出一幅纵横交错的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生态景观图。纷繁的人物与情节,丰富的人文地理、市井民俗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封建君主制走向民主共和制。政治学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父母总会跟我...
评分 评分看欧洲杯需要抵抗睡眠,调整时差,有时不想睡,有时想睡而睡不着。于是读书打发时间,一个欧洲杯下来,看了四本书,分别是:吴思的《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杨绛的《我们仨》、刘心武的《钟鼓楼》和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几本书看下来,各有所得,各有感触,最喜欢的...
评分这本书大概是去年四月,在学校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里看的,那时我还大四,喜欢图书馆厚实的实木桌椅,明亮的窗户,那时我还没有毕业,一转眼将近一年时间了,真快啊。 很多人可能对作者的印象都是有关《班主任》或是有关他评论红楼梦。我当时也是在图书馆的书架...
八十年代的北京四合院充满故事。
评分1、以时间轴分段写作,很妙。2、一些观点写得很大气。3、作为了解老北京的一个方式。
评分刘心武脑残粉 在北京看完这书真应景
评分虽有时代痕迹,不失佳作本色
评分很好的80年代北京风情画,其他的,未免“时代感"太强了,60或者50年后印记鲜明社会人好为人师既视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