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机械机车车辆研究。70年代中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旧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最近被选入美国Marquis 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等书,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本书的第一版于1997年底出版,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Anthony Fisher)国际纪念提名奖。

出版者: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茅于轼
出品人:
页数:361
译者:
出版时间:1998
价格:19.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02966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茅于轼 
  • 经济学 
  • 社会学 
  •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 社会 
  • 经济 
  • 人文 
  • 思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讨论道德问题首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用大家都同意的简单逻辑来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指出每种主张隐含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可以推广到何种程度,其界限何在。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叫人觉得滑稽可笑。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趣是熟视无睹的事,越能说明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经济学老师推介的, 茅于轼先生原来曾在本校任教,去年还回来做过讲座。 翻了几页,感觉不错。 还没看完,具体暂时很难说清。  

评分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一次性看完这本书,感觉书本后面的内容已经有点沉闷,而且很多都只是阔阔而谈。附录的内容是前面正文的浓缩版,很多的问题与方案都是重复之前的内容。 也许是重要事情需要重复3遍,但是用在书籍上,不怎么适合吧。 书主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强调个人的人权,...  

评分

在图书馆的角落中看到这本书,应该是一次意外,也是一个惊喜。书的旁边是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最终没有借阅)。 书看三章,然后网上看茅老的资料,特别是茅老的微博,简直就是一个谩骂茅老的场所。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看过茅老的书籍,了解这些观点的出发点。 记得茅老...  

评分

本书探讨的是中国人的道德问题,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在传统经济学里,我们都假设人是理性人,能够根据快速获取信息并且准确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但事实上人不是理性人,因而产生了行为经济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首先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我想打4.5星的,因为书出得早因为比较经典,理论多多少少都被大家当牙慧拾过去了,所以并无新鲜的叫人激动的观点,不过依旧是一场奇妙经历,茅爷爷不错的

评分

脑洞大开的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评分

一位口碑分化的经济学者。但是就大一新生的观感而言,开篇切入点不错,风格还不错,算是深入浅出

评分

多年前读的,但现在想来还是觉得思想深刻,深刻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评分

挺不错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