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机械机车车辆研究。70年代中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旧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五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最近被选入美国Marquis 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等书,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本书的第一版于1997年底出版,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Anthony Fisher)国际纪念提名奖。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讨论道德问题首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用大家都同意的简单逻辑来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指出每种主张隐含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可以推广到何种程度,其界限何在。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叫人觉得滑稽可笑。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趣是熟视无睹的事,越能说明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又是一本茅于轼先生写的书,确实是因为看了上一本,所以才找来这本看的,以经济学的角度看道德问题,感觉很吸引人。但原谅我非故事类的书都记得不是很清楚吧。 有一个观点很新颖,就是人不能只利人不利己,像那种舍己为人型的人,当今社会不是大夸特夸么,可是在本书里,作...
评分在图书馆的角落中看到这本书,应该是一次意外,也是一个惊喜。书的旁边是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最终没有借阅)。 书看三章,然后网上看茅老的资料,特别是茅老的微博,简直就是一个谩骂茅老的场所。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看过茅老的书籍,了解这些观点的出发点。 记得茅老...
评分 评分大学里面看了挺多书,但是这一本是带给我新生的,因此有特殊意义。 在此之前看书总感觉像是在高中一样 该看点什么,但看完就看完了,结论也有,感想也有,但总感觉“也就这样”而已。 这本书看了就完全变了,好像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样。说不出是什么,但是就再没...
评分在进入大学以后,对于种种的问题有些难以言说的迷惑 我们这一代 小学初中守着传统的马克思列宁革命思想的教育, 高中受到了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 而大学,更是受到了了现代化建设多元化思潮的剧烈冲击 原本的价值观被侵蚀抛弃 而对于现在身边社会的种种现象又充满了不解和迷茫 ...
这书要是能作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本该多好!
评分脑洞大开的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评分: B82/4214
评分脑洞大开的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评分看过第一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