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英文 散文 文学 随笔 英文原著 生活
发表于2025-02-02
生活的艺术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也许读的时候年纪太小,有些感触不是很深
评分第一次看完华人写的全英文版
评分很经典的书,很有见地,有着文学的美感,也有着数学中的秩序感。对中国人都是这么的有启发性,可想当初对急于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是什么影响力了。看起来还是有着中国式的语法和节奏,应该是比较好翻译的一本,虽然林先生抱怨国内的汉语译本好多不是自己翻译的。另,他的观点并非常说的中庸,更不是大众的媚俗,而是一种游离而有力的生活方式。床头阅毕,虽然深刻,但也是很好的消遣读物。
评分第一次看完华人写的全英文版
评分文笔那么的流畅,让星星点点的睿智很自然的散落在清新的英语表达之中。感觉有点像冯友兰用英语书写的《中国哲学简史》。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 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先生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以致有书评家(Peter Precott)称:“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应该承认,本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语言上来说,都是我国英语爱好者难得的一本读物。
生活的艺术是为了艺术的生活,读书实际上就是放弃所有的羁绊,只为心中的美和爱,不断的到书中去探寻还没发现的真与美…草民诚惶诚恐也只能管中窥豹 余积二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深知大半的学生对于读书一事,已经走入错路,失了读书的本意。读书本来至乐的事,正如杜威说,...
评分同心如牵挂,一缕情依依 ——论《生活的艺术》中的林语堂的爱情艺术 摘 要: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以一种闲适的意趣,直抒他对于生活经验的理解,看似闲庭散步;实则蕴含着林氏本人的旷怀达观、闲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的...
评分生活如何成为艺术 《生活的艺术》英文版由美国雷诺公司1937年出版,并且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中为当年12月的特别推荐书,作者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林语堂先生。林语堂为何写作这样一本书,说来还有些缘故。1933年,林语堂曾受美国...
评分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他以鲁迅的反面,不知民生疾苦的“帮闲文人”的面目出现。梁实秋的命运同上。徐志摩也被鲁迅骂过,但他的水平也...
评分生活如何成为艺术 《生活的艺术》英文版由美国雷诺公司1937年出版,并且被美国“每月读书会”选中为当年12月的特别推荐书,作者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林语堂先生。林语堂为何写作这样一本书,说来还有些缘故。1933年,林语堂曾受美国...
生活的艺术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