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并不纯粹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情史,关于疯狂和变态,而是一个小山村,乃至全民族,曾经有过的一场梦魇。二十年前,我们曾经如痴如醉,举国狂欢,二十年后,又有谁深入人性的底邃探究罪恶的本原?悲情幽默,奇诡妙喻.抽象具象,历史的帷幕深深,由此撩开。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的一个偏僻小镇,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开始写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最后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黄》、《日光流年》,小说集《和平寓言》、《乡里故事》、《朝着天堂走》、《年月日》等。
读得血脉偾张,看得目瞪口呆,惊得半夜难眠。(这种句式的自然运用多半是阅读此书的势能延续)。 红,像浓血横流般灿烂; 黄,似向日葵昂头般嚣张。 《坚硬如水》的故事并不复杂。有革命气质的有妇之夫和有革命觉悟的有夫之妇,乘着革命的浪潮,假借造反的由头,迅速崛起、走向...
评分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可能是“越革命,越想做爱;越做爱,越想革命”。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也主要悠游于这两个方面。《坚硬如水》中,革命和性爱同样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将其放在中国,放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两者背后又出现了一些更广阔的内容。 “...
评分以革命的名义爱情 阎连科的《坚硬如水》能够公开出版,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一个意外,以至于序言都写了两篇,看序言的题目就知道他复杂的心情,在书刚写完之际,他有些谄媚的写到《宽容是文学的翅膀》,用意明显,给出版部门戴高帽子,可还是一记耳光,不给出版。他之前的《为...
评分下笔之后,我有点后悔了.老阎的这本书就像东海龙宫里的定海神针,可小可大,可轻可重,变化无穷如意神妙.虽感力有不逮,但无奈情为所牵,不得不写. 呵呵,今天我这野和尚就要登高大谈般若,乌哈哈~ 在中国书写文革的书不下千本,多以写实悲情见长.老阎的这本另辟两条蹊径,...
评分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可能是“越革命,越想做爱;越做爱,越想革命”。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也主要悠游于这两个方面。《坚硬如水》中,革命和性爱同样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然而,将其放在中国,放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两者背后又出现了一些更广阔的内容。 “...
看阎连科先生的书越多,就越觉得他胆大。敢写艾滋,敢写官场人情,现在还敢写文革(怪不得被成为了禁书作家)。 关于文革的小说,一般都是从受害者角度写的,如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而阎确实从加害者角度写的。主人公高爱军和夏红梅就如同王镇长所说,就是一对假革命者
评分要用河南话读
评分如水的语言,如铁的背景。
评分人性恶植根于骨子里,与环境无关。通奸杀人都没什么大不了,但有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能让你就算没通奸杀人也照样入狱杀头。
评分《坚硬如水》和我以前看过的关于文革的作品有很大差别,完全不在意真实性,把性的欲望和权力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有很鲜明的统一,不得不说权力和土地一直是历史的主题,权力意味着争夺,有争夺就有女人,有女人就有性,时代是荒唐的,欲望是真实的,故事是怪诞的。此外关于书名的释义,和朋友讨论了一下,第一是反讽,水当然不是坚硬的,革命当然也不是神圣的。第二是性欲和革命的双重解构,男性在欲望高涨时是坚硬的,但释放之后又会如水一般疲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