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生于1971年,北京土著。在协和医科大学学医八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妇科肿瘤的隐秘起源。赴美学商二年,获MBA,秋风起时觉得不如归去。现就职于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从事旧时被称为幕僚或师爷的工作,重新出没于北京。
“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
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如果我的双手抚摸朱裳的头发,我不能一柱擎天的话,我就真的老了。可是,如果我诚心正意,不用真正抱她在怀里,不用真正的抚摸,她的人远在天边,但是我的双手沾满了记忆,伸向虚空,抚摸空气,她就在我的怀里,她的头发就在我的手指之间。我在转瞬间一柱擎手,我的真阳充沛,我的气数悠长无尽。我深吸一口气,我可以抓着自己的头像气球一样飘浮到天上,身子横陈。
与冯唐的的上一部小说《万物生长》相比,《十八岁时给我一个姑娘》可以看作是其前传,主人公都叫秋水,《万物生长》写的是大学生活,《十八岁时给我一个姑娘》叙述的则是中学生活的情爱断代史。记录作者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最初接触暴力和性时的感觉。
断断续续看了本书,《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作者冯唐。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老罗在他的部落格上说:他跟罗嫂看了此书之后,罗嫂就将他——人跟你都是三十多岁,都写字,你看人家,再看看你云云,老罗无言以对,只好说“我精神境界比他高”。 断断续续是在网上看的,凌乱成篇,...
评分读《十八岁》之前偶然读了冯唐评论王小波的《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里面列举王小波1有趣,2说真话,3.个人主义边缘化的优点,也指出王小波1.文字寒碜2结构臃肿的不足。这篇文章激起了我对《十八岁》的无限期待。 读完《十八岁》以后却不免感叹一番,没事儿把王二挖出来评头...
评分看了冯唐写的《18岁给我一个姑娘》,虽然写的是朝阳,虽然写的是小混混的中学生活,但还是让我彻彻底底的想起高中时代,想起18岁前后的自己和同学们,男孩女孩们。我小时候是个对故事很不敏感的人,很多重要的故事环节,我都是上大学和后来同学聚会时候,听心明眼亮的其他同学...
评分整个一内地版黄易,皇城根儿版韦小宝,所有女性角色跟除了男主角之外的男人都坚贞的跟烈女似的,见了男主角就跟心思活络的不行不行的。。。 冯唐跟这人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半自传小说里把自己写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大多数真实生活中都是不怎受待见的人,把自己写成鸡...
评分读小说如同吃海鲜,求的是个新鲜,图的是个生猛。至于吃过之后的感觉,因人而异,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心理生理指数而各有偏差。有的人一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吞水泡醋咽馒头都不行,落得个如鲠在喉,那叫一个难受;有的人,不由分说就上瘾,吃完鱼肉还要肯鱼骨头,滋补。...
看了笑了,合上书也就忘了
评分冯唐《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2005,重庆出版社,评分:7.5/10。34岁的冯唐写16岁的秋水,写的是青春回忆、少年情怀和文字快感,故事情节结构技巧在这里变得无足轻重。但我终究觉得这本书不是小说,而是诗,是一部有血有肉有灵有真的现代诗经。嗯,冯唐是个写诗的,没错。
评分作为一部描写中学时代躁动青春的荷尔蒙四溢之作,冯唐用流氓般诙谐的痞气和北京人特有的吹嘘得瑟凌乱无章的写了一本在我看来称不上小说的小说。调侃、戏谑、耍宝的让人捧腹,然后就忘了说的是什么。可能我的18岁和冯唐过的南辕北辙,所以除了快感也不剩别的了。
评分2012.2.13
评分又是小男孩回忆初恋,在流水账里算有才的。夜深人静时在朝阳区的一间小屋里被李白、杜牧、劳伦斯的灵魂折磨得肝肠寸断、泪流满面,这是不同于普通小男孩回忆录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