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錢穆先生全集:晚學盲言(新校本)(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餘八十生辰,即撰述八十憶雙親一文,嗣又續撰師友雜憶一書,畢生往事常在心頭者,幾若無遺。八十三、四歲,雙目忽病,不能見字,不能讀書,不能閱報,惟賴早晚聽電視新聞,略知世局。又以不能辨認人之麵貌,稠人廣坐,酬應為難,遂謝絕人事,長日杜門。幸肖能握筆寫字,偶有思索,隨興抒寫。一則不能引據古典書文;二則寫下一字即不識上一字,遇有誤筆,不能改正。每撰一文,或囑內人搜尋舊籍,引述成語。稿成,則由內人誦讀,餘從旁聽,逐字逐句加以增修。如是乃獲定稿。費日費時。大率初下筆,一小時得韆字已甚多;及改定,一小時改韆字亦不易;內人為此稿所費精力亦幾相等。餘九十一生辰屢犯病,大懼此稿不得終迄。內人告餘:「未讀稿已無多」,心乃大定。直迄於餘九十二生辰後又百日,而全書稿乃定。
将近一个月,方读毕。如让我评论此书,我觉得“致广大,而尽精微。”七个字已足尽矣。本书先道天地,再言群言己,此三部分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而为己、处群与天地之道一以贯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本于此道。通天人,合内外。古往今来,立此道者无不被誉为大圣大贤...
評分读过后发现作者名声与作品极不相符,其学识真不敢恭维。学问的大忌是脱离事实,陷入如痴人说梦般的臆想,就因为死的晚岁数大就成为大师吗?若如此何不捉只乌龟而膜拜呢?为文化堕落到如此地步伤感。不懂宗教就闭口不谈,何必胡言乱语呢?号称懂历史,却拿不出历史依据来证明所...
評分此书是老爷子发出的最强发问:“西方之进步又何在?”纵观全书即是中国之思想、人文、性格、社会、科学、艺术等广泛内容与西方之比较,对比之后发现中国与西方,社会不同,人生不同,处事方式更不同,如下: 中国以农业立国,耕稼本为己,剩余乃及人。西方以商业立国,须货品先...
評分此书是老爷子发出的最强发问:“西方之进步又何在?”纵观全书即是中国之思想、人文、性格、社会、科学、艺术等广泛内容与西方之比较,对比之后发现中国与西方,社会不同,人生不同,处事方式更不同,如下: 中国以农业立国,耕稼本为己,剩余乃及人。西方以商业立国,须货品先...
評分五章中提到的没有质变,仅有量变的观点让我非常惊异。这是别处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评论: “我认同钱穆对中庸中那段文字的解释。一切所谓质变都由积累而成。土积而后有宝藏,水积而后出蛟龙,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誉于天下者也。未有如此其事不终者也。我毋宁说相信这种解释。” “...
包羅萬象。這本書可以說是真正的包羅萬象,但所講所說好像幾乎都是之前著作中齣現過的觀點,有一些論點本人也不甚認同。
评分好看
评分我們與西方本質的不同在哪裏?為什麼會這樣?到底哪條路纔是人類的大道。
评分是書為錢穆先生晚年眼盲後的口述之作,分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政治社會人文之部、德性行為修養之部,比較中西文化之異同,論衡古今政治之得失,其一生之所慮所思,盡在於茲。惜乎後人多忽略此書,頗有買櫝還珠之失。
评分誅奸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