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 阎云翔 田野调查 民族志 礼物的流动 社会文化史 礼物
发表于2025-04-11
礼物的流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见微知著的典范。
评分作者用礼物的双向/单向流动来理解社会主义时期(后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社会关系和等级。首先,他对礼物划分为表达性/工具性的礼物,前者是一种互惠,平衡的人际关系,后者是不对称的礼物流动,通过这两种类型礼物看一个村庄里普通人如何继承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创建姻亲、朋友关系和其他的权力关系。接下来,对彩礼和嫁妆的考察,提出这是一种新的分家方式。不同于传统社会婚嫁费用的高涨在于两个家庭间财产的联系,后集体化时代,嫁妆的增加,意味着新郎新娘个体家庭的基础资金的增加,意味着核心家庭对父权的反动。在我看来,本书提出的有意思的问题是,从氏族社会到等级社会,礼物转化到商品是否可行,因为礼物是不可让渡的,本身连带着情感,它是如何变成没有人格化的商品?另外,商品化的礼物是否会影响礼物代表的感情和关系?
评分既是礼物交换行为的民族志,也是关于变迁的民族志(时间性),即《私人生活的变革》中文题目中没有翻译出来的“Under socialism”。Mark一个来自农村研究的学者的批评:阎试图和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循着父系宗族的主线)对话,但东北乡村本身就不如中部、南部一样具有严密的宗族组织结构,换句话说,下岬人不一定是从“祖荫下”走出的,因而个体化很大程度上萌芽于集体化时期的论点就优有待商榷。(唐戈、桂华等)
评分阎同学总缺些什么
评分写的真好……可以当教科书了!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之流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最后成书。
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结构清晰、内容夯实、语言优美和相关理论对话密切,并提供了创新之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意识到了作者们如何在第一章节为自己的研究增添光彩,逐个从各个维度论证本研究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以礼物为媒介,作者其实还是在谈关系、人情、...
评分在我看来,阎云翔自己的故事好像是一个交集:一边是美国式的个人成功故事,另一边是背着历史包袱的当代中国的缩影。一大一小,一个个人与一个“整体”,多多少少能显示出这两个国家的不同。他在下岬村待了七年,之前突然成了罪人的后代,然后就是饥饿和流浪,其时其人,与那些...
评分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中,作者提到礼物的馈赠对于维护关系网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系网络在传统中国社会起到如下几个作用: 1,经济功能。农业社会中的彼此互相扶助,某些劳动环节需要提高效率以赶天时,这需要关系网络来支持。...
评分基于解放后到九十年代初黑龙江双城一个小村庄所做的田野调查而做的对中国人送礼这一现象的社会研究。读的并不是很仔细,但这个话题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看,礼物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需要,这里面一部分是表达性的,一部分是工具性的。表达性的涉及到积极的感情...
评分礼物的流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