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在维也纳出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奥地利萨尔茨堡,1934年迁居英国,1940年获得英国国籍,随后在巴黎、纽约、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回演讲。1941年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后移居巴西度假胜地彼得罗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该地和妻子一同自尽。
茨威格早年作为一个翻译家和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翻译法语诗人艾米尔·维尔哈伦等人的诗作,1901年出版自己第一本诗集《银弦集》。他创作的小说和撰写的人物传记以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脍炙人口,在读者中保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他身后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世人了解欧洲文化的经典名著。
不错的一本书。 读完之后,对伊拉斯莫的感觉没有太多的变化。也许是因为作者预想的读者群不同吧。他预想的读者应该对于宗教改革、伊拉斯莫的生平等资料都很熟悉的,可惜的是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是几乎没有。因而,作者说伊拉斯莫在欧洲是权威,我是不能理解的,应该说明,或者至...
评分这本书翻译的还不错,读来很顺畅。不过茨威格本人就比较啰嗦了。(作者栏里的“许崇信”是什么人加上的?)对于一开始伊拉斯谟如何名动公卿、享誉欧洲没有讲得很明白,尚待继续阅读补充。书的精彩部分自然是伊和路德的论战。伊因为怯懦终于退出了文化的中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
评分这标题的两个形容词太准确了。这确实是一个“古老”的“梦”,说其古老,是指人文主义源远流长,就算是从伊拉斯谟算到作者也已经两百年了,可是依旧没有实现,所以只能是梦。其实我个人来看,怕永远是梦。 人道主义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好,不过真正在人类社会中怕永远只是梦。套句...
评分 评分这本书翻译的还不错,读来很顺畅。不过茨威格本人就比较啰嗦了。(作者栏里的“许崇信”是什么人加上的?)对于一开始伊拉斯谟如何名动公卿、享誉欧洲没有讲得很明白,尚待继续阅读补充。书的精彩部分自然是伊和路德的论战。伊因为怯懦终于退出了文化的中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
宗教 基督教改革 欧洲史
评分需再读路德
评分宗教 基督教改革 欧洲史
评分临终之前,他突然忘了拉丁语,而且,出于一种本能的恐惧,不禁用牙牙学语时学到的一句话,结结巴巴地说道:“亲爱的上帝。” --------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最终的失败,这是真实的生活彻底撕毁了知识分子构筑的理想世界。然而此梦不死,他已经得到安宁。
评分茨威格写传记,很有意思。他从伊拉斯谟完整人格形成后开始写,叙述其对欧洲的影响力和他与后起之秀路德说不清的关系,二人就宗教改革论战那一段很精彩!看完想感慨一句:每个人对自由的看法和追求都不一样,大家都在贯彻自己而已,所以不要对别人的自由过于苛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