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他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Lolita)《微暗之火》(Pale Fire)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起侨居瑞士,1977年在那儿去世。
《洛丽塔》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你很老了吗?” “我很老了呀。” ——但愿你能够把我想起,最好你还是将我忘记。那年六月,花开不败,云絮贻荡,而我们,正相爱。 陈文茜说如果还要嫁人,康永是个很好的选择。这位女子实在让人很困惑,讲时事政治的时候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那么硬气,然而当你跟她坐下来...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我仔细考虑过是看于晓丹还是主万的译本,最后看的是于晓丹的。书的开始节奏有些慢,大量的注解和复杂的句子让我读着相当难受,但是越读到后面,就越来越有感觉.... 我没看这本书之前也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性描写,而且可能尺度很大,看完后才...
评分我用手捂住脸,滚烫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感到泪水穿过了我的手指,流过了我的下巴。灼痛了我。但我无法止住眼泪。这是她碰了碰我的手腕。 “别再碰我,否则我就活不成了。”我说,“你肯定不跟我走么?你一点跟我走的希望都没有么?就告诉我这一点。” “没有,”她说...
评分我是先看了洛丽塔的电影才去看书的。 电影有两版,一版是黑白的,一版是彩色的,彩色那一版非常之能摸到名著的主题,而且真的能表达出那种爱情。 我真不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没有发育好的十来岁的孩子,七到十二岁,能有什么爱情可言。 但那确实是爱情啊!他为了这个...
评分以前虽然说起过于晓丹译的《洛丽塔》,但是我得惭愧地说当时还没看过,只是对库布力克导演的电影有深刻印象,这次终于补上了这一课,看了于晓丹的译本。 上次说起时还犯了一个错,以为于晓丹是《洛丽塔》的第一个中文译者,实际是黄建人教授,前不久在中山图书馆发现黄教授的...
一周读完了,大一的时候读不懂,研二了再读,不得不佩服纳博科夫活色生香的英文。找了译本对照读的,不然这词汇量比较拙计,可惜国内译本都不忍卒读,还有漏译。建议基础好的童鞋直接读原文,至于用典啥的可以通过译本注解加深理解。外研社这个版本开头有马丁艾密斯的评论,最后附录纳博科夫《一本叫洛丽塔的书》为作品正名,很有价值。
评分是简化版 被骗了 =.=
评分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评分是迷恋
评分不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是个恋童癖的故事,高中读的时候就觉得那个老头恶心,现在看法依然没变,真的恶心,我吃不下这种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