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爵士(1932- ),2001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1932年齣生於特裏尼達島上的一個印度移民傢庭。1950年獲奬學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廣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師》正式開始寫作生涯。
奈保爾的作品以小說和遊記為主,兩者均獲高度評價。代錶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灣》、《印度三部麯》等。
在成為諾貝爾奬得主之前,奈何爾已收獲無數榮譽,如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剋奬、毛姆小說奬、萊思紀念奬、霍桑登奬等。1993年,獲頒第一屆大衛·柯恩英國文學奬,該奬旨在錶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傢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爾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
1988年,奈保爾第三度周遊印度,這次的主題是從他特裏尼達的童年生活中所感知的印度,驗證對照已是單一實體的印度。近距離觀察之後,他所看見的是它如何分解成宗教、種姓、階級的拼圖。對奈保爾而言,這多樣性正是印度的力量所在。與前兩次遊曆印度相比較,他的看法又如何呢?最顯著的,也許就是奈保爾更加接近或者說成為瞭一個印度人,也就能更準確地嚮我們描述印度。
胡锡进先生有一本书叫做《复杂中国》。没有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复杂,跟中国比起来印度更复杂,不但复杂而且混乱。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印度则是一个宗教国家,而且宗教信仰很多,宗教冲突时至今日仍是印度的痼疾;中国历史上长期都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印度历史则是长...
評分终于读完了。 奈保尔的这本书长达50万字,共500多页,读起来不容易。它是作者深入印度次大陆的旅行纪录,各色人等纷纷出来讲述自己和先祖的故事。而作者隐身幕后,冷静地记录着各种事实和神话。 它是一卷印度风情画,不只描绘了各邦各城斑斓的现状,也通过受访者之口回溯了印度...
評分到了奈保尔印度旅記故事的結尾了“就在前一天,帕里托希說,他們開始拆除這個住了好幾個禮拜的假貧民窟。他相當難過”,我也想說,結束了這趟閱讀之旅,我心裡也有些難過。他和他所見的人們的喜怒哀樂,也成了我的一部分,他們的抗爭省悟也是我在做的,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變革...
評分印度三部曲终于看完。 看完之后,感觉三本的第一本是比较纯粹的游记(当然比起我们写的游记那已经是高不可攀了)。第二本《受伤的文明》侧重从以往文学作品分析印度。 第三本《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写成于1990年,作者在首次印度之行27年后又一次访问印度。第三本最厚,笔...
評分游客遍布的世界,中国和印度是二大景观。 二个庞大帝国万象俱毁的的今天:中国是专制下变通苟合的魔幻景象,印度则是奈保尔笔下无法妥协调和的百万叛变。 作为一个寻根者的探访,奈保尔感情隐昧,一方面觉得心中的故国已消失不可回复,一方面对那个依然存在的真实国家心怀畏怯...
在異國和故土間糾結的奈保爾,記錄下瞭在傳統和現代間焦灼的印度。
评分這個自私的魔鬼
评分印度不能從外部觀看,而要親身經曆的人纔能理解。奈保爾是個沒有根的作傢,他遠離瞭自己的文化,遠離瞭自己的文化基因,所以他的書僅僅是摻雜瞭很多外部的視角去看待印度。當我們中國人不在俯視印度的時候,也就不會去仰視西方,隻有這樣我們纔能心平氣和的看待自己的文化。牛津的邏輯,高大上的西方視角,隻是感覺惡心的思想
评分第一次讀奈保爾,略帶氣憤地覺得他用殖民者的眼光看本國人。但是在印度,我的感受又無時無刻不與其相同。他帶著一顆懇切的心去反思印度的諸多問題。願印度會好
评分書極好,翻譯也很好,就是太長瞭一點。近50萬字。讀起來不如前兩部一氣嗬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