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是兩名作者合用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66年中國「文革」開始時中斷學業,1969年初到黑龍江務農,「文革」結束後在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系列:《歷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
《帶一本書去巴黎》可以說是一本主角由中國改成巴黎的《文化苦旅》,是一部少有的城市歷史寫作,作者林達以其對建築美學的深厚學養,加上居住巴黎的冷眼觀察,寫出讓中文世界驚訝的行旅見聞,書內附有大量巴黎照片、繪畫以及歷史圖片,十分精美。
巴黎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段精采的歷史縮影。作者從自己帶著雨果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寫起,延伸出對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種種變遷與文化觀察。作者擅長用精準的文學典故、歷史細節豐富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立言者,总是希望尽可能广泛的让自己的想法传播出去,遗憾的是,很多精彩的有力量有养分的思想,尤其是政论,外表大多缺乏吸引力,故而委身于大部头、大文集的故纸堆里,怎么也走不出象牙塔、精英圈;最需要灌溉民主精神的大众土壤却左右找不到合适的肥料。这个两难境地,林达...
评分对于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大学生,林达谈美国的系列丛书曾经是这一代青年自由主义的启蒙读物。作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美国宪政的设计原理。我的一位老师对每一届本科生都推介这套丛书,并要求他们写出读书报告。国内一位自由派的政治学...
评分闲来无事点开豆瓣读书,看到新上架的书有很多什么《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打车去柏林》《迟到的gap year》《打工旅行》这些简介多好多好,评分多高多高的书,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两本,两外基本浏览而过,之后的感觉就是,如果这也叫书的话,出版商你他妈是不是都是文盲瞎子啊...
评分展開書甫讀了數頁,驚覺自己讀得太快,不住提醒自己要慢慢慢。這本書快是讀不出趣味來的。放慢節奏,一字一句細細地嚼,漸漸地,那些文字幻化成一幅色彩柔和悅目的水彩畫,還未乾透的顏色在我眼前輕柔地徜徉著,似動未動,讓你懷疑浮起來的,是眼前的顏色還是你的意識。看著這...
评分仗剑浩歌走天涯,左肩雕,右手乌龟,前面有个书袋(还得放个P3),后面背把宝剑。仰天长啸出门去,辞职离家闯天涯。这是我一直以来未能实现的“童年梦想”。想想这正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在《沧浪之水》之后我感受到了政治巨大的吸力,它摒弃了哲学和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很不错的解读法国那段历史,不要被革命冲昏头脑。
评分懵懂高中时的自由主义启蒙读物
评分懵懂高中时的自由主义启蒙读物
评分懵懂高中时的自由主义启蒙读物
评分好流畅的文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