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全四册)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法国作家。20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完成了博士论文。他作过中学教师,后得以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这一段学术道路尽管相当漫长,颇为不易,但他很早就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巨作,罗曼·罗兰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法] 罗曼·罗兰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傅雷
出版时间:2000-10
价格:1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166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罗曼·罗兰 
  • 傅雷 
  • 小说 
  • 法国 
  • 文学 
  • 经典 
  • 外国文学 
  • 永远让我激动的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此版配版画插图三百七十幅,为比利时版画家弗朗茨·麦绥莱勒于1924、25年间,专为《约翰·克利斯朵夫》所刻制。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撰写《永恒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作前言,傅雷翻译研究专家罗新璋的《傅译罗曼·罗兰之我见》附书后。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爱德蒙·高斯称此书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

整个作品分为四册,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第一册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写他的感宫与感情的觉醒,在家庭与故乡那个小天地中的生活,――直到经过一个考验为止,在那个考验中他受了重大的创伤,可是对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启示,知道英勇的受难与战斗便是他的命运。

第二册(反抗,节场)所写的,是克利斯朵夫像年轻的齐格弗里德”一样,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的去征讨当时的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唐·吉诃德式的长矛,去攻击骡大,小吏,磨坊的风轮和德法两国的节场。这些都可以归在反抗这个总题目之下。

第三册(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和上一册的热情与憎恨成为对比,是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氛,咏叹友谊与纯洁的爱情的悲歌。

第四册(燃烧的荆棘,复旦)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飙,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几个月前在《百年孤独》《约翰·克里斯朵夫》《悲惨世界》三本书中做选择,因傅雷翻译文采斐然,所以我选了第二本,而把《百年孤独》和《悲惨世界》搁置了,直到《约翰·克里斯朵夫》看完也没翻开。刚在路上无聊打开《悲惨世界》,立刻就被吸引了。 后来我分析了下,之前动力...  

评分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许先前对一本书毫无兴趣,有一天却发现了它的价值;或许先前对一本书称道不已,忽然有一天却发现不过如此;或许少年时阅读深为动容,中年后又别有一番滋味。就像与人的交往,有些书读过一遍之后便再也不去翻,而有些书则隔些时日总要翻一遍。傅雷...  

评分

我手上的两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漓江出版社的红皮版。这是我手边仅有的一本从西安带出来一直在身边的书,像某种心理上的陪伴一样。它和我一起住过北京的宿舍和洛杉矶的公寓,此刻正待在纽约的书架上。书皮已经磨得快要掉色了。 但我并没常常读它。 上一次从头完整读到尾...  

评分

因为推荐的次数太多,那些医学院的女生们看到我来的时候,会赶快问傍边的人,“你的“剁夫”看到哪了?。口气如同后来“今天,你喝了没有”那种广告似的戏谑版。听到这话时我会微微感到一种不舒服,心里想如同贝多芬一样伟大的罗曼罗兰,“怎么会让你们觉得好笑。” ...

评分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  

用户评价

评分

巨大的荷尔蒙谎言

评分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旧选择和生活抗争下去。曾经我以为我有这份勇气与觉悟 如今看来 那只不过是一时的血上头的冲动。要么老老实实做一个庸庸碌碌无能的孬种苟活于世 要么 燃烧自己的灵魂抗争到世界尽头 不把这个世界拱手让与你瞧不起的那帮婊子养的下贱的杂种

评分

当你看到克里斯朵夫面容之日,便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评分

克里斯朵夫是个很有生命力的人。直到生命弥留之际也不放弃挣扎,战斗,给人以力与鼓舞。我挺喜爱书中的安多纳德,坚毅善良,却命运不济;苏兹,那个最初给克里斯多夫写信后来和另两个老头一起接待他的老教授,为了不让克里斯多夫留下遗憾而撑着病体兴高采烈的陪他到最后一刻,但自己却为此而加速了死亡。老苏兹的天真善良,朴实敦厚以及老年人的喜欢沉湎于回忆都给人一种宁静感。书中对于德,法精神的大段大段议论略感冗长,也可能是我没读懂之处。

评分

读了2册,没了毅力了,果真可以如此翻译阿,叹~我还是喜欢杨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