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百年沧桑之后,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已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
本书是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在晚年回眸自己学林春秋的自述传记。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全书分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学术成长、求学教学过程以及对“旧邦新命”的殷切瞩望。
经老师的推荐,看了这本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自序》,感悟有三: 一、哲学上: 摘抄:西方人精神境界空虚,没有找着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才寄希望于宗教,而其实,中国哲学在这一点上代替了宗教。 感想:在书的前一部分讲生平的时候提到这句话,但在书里没有过多描述,然...
评分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作者/十生 冯友兰,想了解中国哲学就绕不过的一个学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一生写了很多本书,其中有些书里面的观点因为时势所迫或自身思想发展而有矛...
评分把自己博克的这篇“乱写一气”转过来吧。 其实是上个周末看的一本书《冯友兰自述》,偶看书比较慢,连着看了三个晚上,前两天都到夜里快三点了,最后一个晚上,看到了两点,终于看完了。掩卷深思,感慨良久...感慨着感慨着,竟然就这样睡着了,半夜三点半又突然醒来,才发现...
评分在《自序》中,冯友兰以该书为其“以前著作之总序”,欲便后人“知其人,论其世”,所以书中特别分“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以期相应地达到“志环境”、“明专业”、“论教育”、“申信心”的目的,为了解冯氏及其周围的人、事提供了很多冯氏的亲身感受。...
评分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 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
敬大师
评分文笔亲切,读着如亲聆大师口述
评分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评分看这本书的很多瞬间是觉得有些悲凉的。文人,毕竟是文人,柔弱的文人。
评分喜欢听那个年代的故事。第一部分的历史社会变迁,第三部分的北大清华轶事,都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