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1931-)瑞典著名詩人。2011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1954年發錶詩集《17首詩》,轟動詩壇。至今共發錶兩百餘首詩。1990年患腦溢血導緻右半身癱瘓後,仍堅持純詩寫作。
15年來,唯一一個獲諾貝爾文學奬的詩人
20年來,偏癱的身體,僅靠一隻手寫作
30年來,他的詩歌影響瞭整整一代中國實力派詩人
80年來,他堅持用隻用詩歌一種文體進行創作
本書是一本詩集,是2011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瑞典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全集,收錄瞭詩人從1954年至今創作的《17首詩》《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等13部詩集近200首詩歌,囊括瞭特朗斯特朗姆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還收錄瞭諾貝爾文學奬授奬詞、譯者序言和作者創作於1993年的迴憶文章。譯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國詩人,曾於2001年在國內翻譯齣版過《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該書收錄瞭1999年前詩人的作品。本次齣版的全新版本增錄瞭新作60餘首,此外,李笠還對一些舊作的中文譯文內容進行瞭修訂,以前有些誤譯的地方,這次已經修改過來,譯文打磨上也更為精緻。
上一次读特氏已经是七年前,这次是回读。特朗斯特罗姆是典型的世纪末诗人,这种诗人在现代派的阴影下写诗,他们无法创造新的形式,而只能借助新的意义使语言改观,——而非创造新的语言。 对“人”来说,世界的问题根本是意义问题。意义是人类除感官与经验外认知世界的最为显要...
評分原文载自:http://www.sweden.cn/culture/latestupdates/detail/article/-a61f614934/ 作者:李笠 2001年4月。北京一家火锅店。当猪血和猪脑花端上来时,座中几位瑞典客人皱起眉推辞了,惟有特朗斯特罗姆大喝一声:“Ja! ”(意思是:“要了! ”)他用略略颤抖的手把一块灰...
評分“他写诗,不仅短,而且慢。 平均一年只写两三首,四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80年来,他总共才发表163首诗。 昨天,他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新周...
評分原文载自:http://www.sweden.cn/culture/latestupdates/detail/article/-0a6d52ac76/ 作者:Paul Eade;编辑:瑞典官方网站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ömer)是自1974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人。今年80岁的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诗人之一。...
評分日光落在一个睡者的脸上。 他的梦更加生动 但他没有醒来。 黑暗落在一个在不耐烦的 太阳强光中行走于他人中间的 人的脸上。 天色如一场骤雨突然转暗。 我站在容纳每一时刻的屋里--蝴蝶博物馆。 阳光依然强烈如初。 它那不耐烦的画笔正描绘着世界。 无限可能是诗的...
是好。通讀過,但大都忘瞭(承認吧!)。可能現代詩歌的終極考驗,不是諾奬,而是遺忘。
评分輾轉三地、曆時三年讀完特朗斯特羅姆一生的詩歌,在文本與現實的互文中打破瞭時空的阻隔,我所經曆的這段零星瑣碎的時光漸趨融閤、到達過的那些遙隔韆裏的地方也消弭瞭距離;還記得前年鼕天在陽颱挑燈吐露詩的音節猶如鴿子打嗝,詩絕非拼湊,詩在我的體內拔節生長,將我一點一點擠齣身體的巢穴,紛繁的意象像造夢般融會貫通;空間、時間、運動、靜止交織成詩的影像,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冰雪覆蓋的荒原大陸中心,一道光從遠古迢遙而至在懸崖邊投下陰影,朝著它迂迴前進,而死亡遊蕩人間,暗藍色的波濤囚禁著永恒那揮舞的拳頭;一年隻寫一首詩的特朗在我眼裏一直都是在菜畦邊俯首躬耕的清臒農夫的模樣,正如這片哺乳詩人哺育詩意的土地般樸實而厚重,中風失語後,詩終於徹底成為他生命盡頭的極緻語言,他靜坐在輪椅上,儼然是詩意叢生的淵藪。
评分本來要看電影史的,結果看瞭一晚上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我最近發現我就像卡夫卡筆下的K似得,隨時會被誘惑,會被障礙摧毀,對本來不屑一顧的東西狂熱追求,而把看重的東西置之度外。以上是題外話,跟詩歌無關。
评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極簡主義的北歐風格,凝煉,精準,意象從中擴散開去,由每個細微之處到廣闊的時空中,前一秒還在斯德哥爾摩的小巷穿行,而後一秒就仿佛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原野中仰望著漫天星河,時空在此刻湧來時,竟無絲毫的孤獨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超脫的激動,與其後融入時空之中的平靜
评分「我來這裏是為瞭和舉著燈籠在我身上發現自己的人相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