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薛龙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路克利
出版时间:2012-3-5
价格:2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042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费正清中心
  • 历史
  • 学术史
  • 美国
  • 汉学
  • 学术
  • 海外中國研究
  • 哈佛大学
  • 费正清中心
  • 50年史
  • 美国研究
  • 历史研究
  • 学术机构
  • 中美关系
  • 教育史
  • 文化研究
  • 国际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2005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项目之一,是对费正清中心五十年间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全面记录。本书通过文本研究和人物采访两种形式,以费正清中心成立以来十任主任的任期为线索,通过把握中心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学术事件,构建费正清中心学术发展史。

费正清中心作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卓著的现代中国研究机构,其学术发展史对广大现代中国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系统地披露了大量珍贵的学术文本信息和第一手访谈材料,对中国学者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国际现代中国研究的整体情况和前沿进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可谓该领域的必读案头书。

在这本书中,薛龙教授以娴熟的文笔讲述了费正清中心的历史。这段历史中折射出美国和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史。它反映了美国国内有关冷战的争论、由越战激发出的情绪、早年与中国台湾紧密的学术联系、1972年以后与中国大陆的学术合作的逐步恢复,以及过去五十多年费正清中心在大中华研究领域的学术盛况。

——柯伟林

哈佛大学资深杰出成就讲座教授、哈佛中国基金会主席、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简介

薛龙(Ronald Suleski)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主要从事对中国东北(满洲)的研究。他曾旅居东京多年,并在亚洲各地旅行,曾担任费正清中心助理主任。现为波士顿萨福克大学罗森伯格东亚研究所主任。

2003年,薛龙加入费正清中心,担任助理主任。从1980到1997年,薛龙在东京生活,在那里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并担任了一个国际出版项目的主管。他的工作是管理专门出版英文期刊和参考书的出版商在亚洲各地的市场。因为这项工作,薛龙经常要在东亚各地旅行,拜访散布于东亚各地的业务代表办公室。对于像他这样对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和日本文化都很感兴趣的人而言,这种旅行也是一项福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最早在阿灵顿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任教;决定重返学术界后,他于1997年回到美国并加入哈佛大学。 他最近的著作《中国军阀时代的文治政府:传统、现代化与满洲》2002年由朗格出版社出版。该书重新探讨了二战前中国在满洲的政治经济活动,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中,但是满洲地区仍然有着惊人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录信息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中文版序言(柯伟林)
中文版自序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英文版序言(马若德)
英文版自序
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费正清(中心创立者和第一任主任)时期
(1955-1973)
中国经济和政治研究项目(1955-1957)
东亚中心(1957-1961)
敦斯特街16号的办公室
东亚研究中心(1961-1977)
培养学生和师资
迁入柯立芝楼(Coolidge Hall)
越战风云中的哈佛
第二章·傅高义主任时期(1973-1975,第一任期)
费正清中心图书馆
赖世和日本研究所
珀金斯代理主任时期(1975-1976)
第三章·霍夫亨兹主任时期(1976-1979)
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1977至今)
第四章·孔飞力主任时期(1980-1986)
韩国研究所
费正清中心的博士后项目
哈佛当代中国书系
费正清中心的资金保障
史华慈代理主任时期(1983-1984)
第五章·马若德主任时期(1986-1992,第一任期)
筹资达到新高
为当代中国研究招兵买马
赖世和和纽豪瑟年度讲座系列
第六章·华琛主任时期(1992-1995)
重组中心执委会
支持研究生参与中心学术活动
第七章·傅高义主任时期(1995-1999,第二任期)
1996年庆祝中心四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问哈佛
新的出版项目合约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第八章·裴宜理主任时期(1999-2002)
拓展博士后项目
迁出柯立芝楼
第九章·伊维德主任时期(2002-2005)
位于中央广场的费正清中心
费正清中心举办的主要研讨会
哈佛大学的越南研究
费正清中心执行委员会
费正清中心的职员
结束语
附录
A.费正清的学生
B.哈佛当代中国书系
C.赖世和系列讲座
D.哈佛大学出版社赖世和讲座系列出版物
E.查尔斯·纽豪瑟纪念系列讲座
F.费正清中心执行委员会成员(2005年)
G.哈佛东亚专著丛书
H.费正清中心的博士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哈佛的费正清中心一直持有好奇之心,因此在网上看到此书,自然是买下来先睹为快了。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一书,为该中心的薛龙教授所写。史家写自家的历史,自然是疱丁解牛手到擒来,将这段短短的历史写得很是清晰。读完此书,像我之类有窥探迷的读者,自然对这个费...

评分

基本上是在清晨的床头翻完的。 一本流水账,但一本穿越50年的流水账,本身也具有了份量。 书也算采用编年体,但不是一年一年罗列,而是按照各届主任排列起来,其中记录了中心的成立、扩展、改名、搬迁等等。其中显示出大环境——美国的政治导向以及中美、美国与亚洲的关系——...  

评分

二战后,美国成为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虽然世界各国对美唯首是瞻,但美国同样意识到美国知识界及其专家对东亚知之甚少。费正清因为曾在中国生活过,且又是公众认可的中国研究专家,又与华盛顿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机缘巧合之下,费正清创建了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当时,无论...  

评分

基本上是在清晨的床头翻完的。 一本流水账,但一本穿越50年的流水账,本身也具有了份量。 书也算采用编年体,但不是一年一年罗列,而是按照各届主任排列起来,其中记录了中心的成立、扩展、改名、搬迁等等。其中显示出大环境——美国的政治导向以及中美、美国与亚洲的关系——...  

评分

孙中山论及中华民国的创立,认为“其始也得欧风美雨之吹沫;其继也得东邻维新之唤起”。孙先生从没认为中国从帝制转入民主完全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是这句话断章取义来看,与早期汉学研究中“冲击-回应”的观点极为相似。 所谓“冲击-回应”,是西方社会在反思西方中心主义之...  

用户评价

评分

108

评分

108

评分

增强版大事记

评分

小疯相赠

评分

学术史与八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