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西之争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甘阳 思想史 八十年代 文化 文化史 当代中国思想论争 哲学 社会
发表于2025-04-09
古今中西之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究竟是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差异,还是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如果对传统注入了太多的情感,那么就可能失去真问题,而步入了假问题的泥沼。这本书不太实诚的地方是一半的篇幅都是已经读过的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中的甘阳的访谈。
评分八十年代的甘阳远不如现在来着节制,但却充满力量。纵使有曲折,但那一代人的笑与泪,忧与思始终指引着未来学人的道路。借用文中一句话:天不负我辈,我辈安负天?!
评分重读才知年少时理解太有限。《儒学与现代》仍是厉害。
评分刚入学的时候前辈抓着读,我倒只记得一些逸闻......
评分学术上儒学的回归,阻断道德理性主义,否定儒家与现代化思潮的适应性——无需适应,削弱社会公用,加强文化使命。。。。从历史上说,儒家便是如此,但如今看着乌烟瘴气的儒学复兴,穿个汉服就是复兴传统,,,,,唉,,,晚了,晚了!何况反对大众在现在的普通人眼里是一个很反道德的事呢!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研究员。
研究领域: 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大学理论
近年论著:《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与李猛合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古今中西之争(第2版)》内容简介:“现代性”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负面价值。自由,民主,法制这些基本的正面价值实际上都只是在商品化社会中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的,但是商品化社会由于瓦解了文化传统而必然造成“神圣感的消失”,尤其商品化社会几乎无可避免的“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更使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到在现代社会中精神生活的沉沦、价值基础的崩溃。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最根本二难困境正在于此。
儒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乃在于:在一个工具理性必然占主导地位的工商社会和技术时代,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价值理性的关怀、维护人文文化的传统和活力,并全力向着人文研究的方向去开展自己新的形态、新的境界。这样一种立场,可以称为“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保守主义”。
甘阳在我的印象中就一直更象一个学术领袖,而不象一个学者。他译的《人论》确实轰动一时,但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卡西尔毕竟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论翻译,他没有陈佳映译《存在与时间》那么重要,论专著没有刘小枫《拯救与逍遥》那么有影响力。在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战中,双...
评分——甘阳《古今中西之争》读后 过去我们过多地在强调打破、打破,在认识了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后,以摧毁一切、重估一切的理性逻辑来评判价值、建立价值,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与价值的一片废墟上,我们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栖身之所。在我看来,当下应该强调的,是...
评分——甘阳《古今中西之争》读后 过去我们过多地在强调打破、打破,在认识了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后,以摧毁一切、重估一切的理性逻辑来评判价值、建立价值,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与价值的一片废墟上,我们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栖身之所。在我看来,当下应该强调的,是...
评分是反的学生送的,不然估计我不会特意找甘阳的书来读。 这本书倒是后半部有些意思,飞扬跋扈为谁雄。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永远在80年代闪光的那些人。 至于前边的文章,毕竟时间太久,现在看,掉书袋的部分过于繁冗,论述的部分流于一般,很多道理是对的,不过快变成陈词滥调。 ...
评分是反的学生送的,不然估计我不会特意找甘阳的书来读。 这本书倒是后半部有些意思,飞扬跋扈为谁雄。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永远在80年代闪光的那些人。 至于前边的文章,毕竟时间太久,现在看,掉书袋的部分过于繁冗,论述的部分流于一般,很多道理是对的,不过快变成陈词滥调。 ...
古今中西之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