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汉族。1956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一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北京大学博士导师,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研究方向,写下了大量研究著作,且文思敏捷严谨,在国内颇有威望。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个评价不管是在鲁迅生前生后,亦不管是在鲁迅受人批评或受人敬仰的时代,都不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的。也正因为如此,从鲁迅生前,到40,50,60年代,进而到80年代,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未停止过对鲁迅的研究。对此,钱理群教授在《心灵的探寻》中做出了解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鲁迅’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经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了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也正是在各代人广泛参与的过程中,‘鲁迅’逐渐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钱理群的思考,正是从鲁迅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钱理群把鲁迅真实的、不为人熟知的或者人们不愿谈论的思想理出来,给人印象深刻。比如鲁迅的魏晋风骨,个人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尤其是引用《野草》的诗句,做出别具特色的阐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在钱理群的理性分析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上一代人对其精神导师的无限憬悟与渴求。可以说,鲁迅是渗透到他们血液中的,涵容了他们的爱与恨,激情与伤感,人生与命运。《心灵的探寻》可以说是很全面地分析鲁迅思想、作品的理论书籍。这部书的后记则无疑是一部鲜活的满布个人体味...
在时下研究鲁迅的诸多烂文里,终于找到了钱先生这本相当有价值的书。不过,借用解老师的话说,“钱先生之所以层层打开一把折扇,目的不过是为了让人看那最后一记漂亮的收合”。
评分感动,是有人情味的研究。
评分在时下研究鲁迅的诸多烂文里,终于找到了钱先生这本相当有价值的书。不过,借用解老师的话说,“钱先生之所以层层打开一把折扇,目的不过是为了让人看那最后一记漂亮的收合”。
评分高中时读过,比现在孔庆东的课强百倍……
评分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摘抄了好几页的先生语录,以为警醒的莫过于“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