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本书是日本鲁迅研究的扛鼎之作,对鲁迅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形而上高度与深度,“回心说”的提出首开以“忏悔”和宗教感切入鲁迅研究之先河,对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历程亦有十分透彻的洞见。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08年―1977年),日本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包括《鲁迅》、《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现代中国论》、《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作为方法的亚细亚》,其著述对日本学术界发生过巨大影响。
“近代的超克”为1942年战中进行的一场学术会议的指定议题,参加者多为文艺评论家,也有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神学家等。他们主要是属于“京都学派”“文学界”“日本浪漫派”三个立场各有异同的知识分子群体。 虽然这场讨论会到最后大家都没有达成什么共识,甚至连...
评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 我从竹内好那里读来的核心问题,既不是鲁迅在其时代中的抵抗,也不是日本和中国近代化的道路选择,也不是日本该如何实现对近代真正的“超克”,而是思想的方法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诚然,前者并非不重要,它们构成了竹内好关于文学、关于亚...
评分沟口雄三在《作为方法的中国》中提出“中国作为方法,世界作为目的”的论点,借用他的这个说法,我也想提出“作为方法的日本”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希望破除将研究对象作为异文化的客体、标签化、脸谱化的研究思路,走出“我们”、“他们”这样旗帜鲜明的阵营,站在作为个体...
评分第一,我同意竹内好对欧洲、日本和中国的观察。 欧洲文化是扩张性的,因为理性本质上是扩张性的。日本会迅速有样学样,而中国比较固执。 第二,我不同意他对鲁迅的判断。 竹内好说鲁迅绝望,其实鲁迅说的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日本人自己喜欢绝望就行了,不要...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对竹内好的了解不多,唯一一次就是读过他的《新颖的赵树理文学》。 对于文学研究,我仍然抱持着这样的观点,文学研究是面向未来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理论必须用于实践。至于其方法、形式,我并不认为是固定僵化的。然而,随着文学研究的学术化和体制化,这...
原计划里人的境况和The Age of Wild Ghosts估计都读不完了,就补标这本作为漫长一年的收梢吧。路边吃草、捡石块儿、回心。
评分要将他人奴隶化,使用纯粹自由的人是办不到的。相反,最残忍无耻的努力,将成为他人自由的最狠毒最有力的掠夺者。
评分按需。
评分读完子安宣邦再回头看竹内,处处都是九曲十八弯的自我辩白。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