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超克

近代的超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 竹内好 著
出品人:
页数:434
译者:李冬木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CNY 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7389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竹内好
  • 日本
  • 鲁迅研究
  • 鲁迅
  • 文学研究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文学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近代史
  • 思想史
  • 文化批判
  • 东亚研究
  • 现代性
  • 思想史
  • 文明比较
  • 知识分子
  • 历史反思
  • 批判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本书是日本鲁迅研究的扛鼎之作,对鲁迅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形而上高度与深度,“回心说”的提出首开以“忏悔”和宗教感切入鲁迅研究之先河,对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历程亦有十分透彻的洞见。

作者简介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08年―1977年),日本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包括《鲁迅》、《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现代中国论》、《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作为方法的亚细亚》,其著述对日本学术界发生过巨大影响。

目录信息

在零和一百之间(代译序)
第一部
鲁迅
序章--关于死与生
关于传记的疑问
思想的形成
关于作品
政治与文学
结束语--启蒙者鲁迅
附录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简略年谱
创元文库版后记
未来社版后记
第二部
大东亚战争与吾等的决意
《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
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第三部
屈辱的事件
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
亚洲的进步与反对--参照日本的思想状况
给年轻朋友的信--对历史学家的要求
国家的独立和思想
第四部
我们的宪法感觉
近代的超克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鲁迅》竹内好 此书的行文极具曲折之能事,在读来颇为缠绕,但鲁迅的某些复杂性恐怕也只有用这样的表述才能道出。虽然这只是主内好的一家之言。本书的在多重矛盾如生与死、政治与文学、动与静、有与无、回忆与现在等中安放鲁迅的位置。而最核心的矛盾,则是政治与文学的矛盾。...  

评分

“近代的超克”为1942年战中进行的一场学术会议的指定议题,参加者多为文艺评论家,也有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神学家等。他们主要是属于“京都学派”“文学界”“日本浪漫派”三个立场各有异同的知识分子群体。 虽然这场讨论会到最后大家都没有达成什么共识,甚至连...  

评分

激情的“流行”,往往容易被认为背后没有理性的参与,但是这可能是错的,揭示“激情”背后的理性,并用一种客观分析的方法去反抗它,需要更加敏锐的感觉和更大的勇气。 比如说,成功会引发一种自豪的激情,但是无论从小的方面还是大的方面急于需要自己被定义为“成功者”,成就...  

评分

——读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 认真地读了一遍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一文,我作为一个日本文化研究的陌生者,对韩毓海文章中辨析“明治维新”与“昭和维新”的区别很受启发。前者主题是“脱亚入欧”,但在这个过程中,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欧洲普遍主义日本政...  

评分

“近代的超克”为1942年战中进行的一场学术会议的指定议题,参加者多为文艺评论家,也有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神学家等。他们主要是属于“京都学派”“文学界”“日本浪漫派”三个立场各有异同的知识分子群体。 虽然这场讨论会到最后大家都没有达成什么共识,甚至连...  

用户评价

评分

近来越发觉得,试图搞清楚“我”之外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暂且不论“我”),倒并非绝望,只是更坚定了认为不贴近生活着的我的思想毫无意义这一观念。很有启发,在知识性的层面上也获得了不少,书目里必读的这本终于划掉了,此外,在方法层面上,写鲁迅的前半部分也启发我很大。文字好。

评分

拒绝权威、拒绝固定,历史化。这大概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不仅对中国学术的研究模式有借鉴意义,对每个人的人生也是。

评分

要将他人奴隶化,使用纯粹自由的人是办不到的。相反,最残忍无耻的努力,将成为他人自由的最狠毒最有力的掠夺者。

评分

拒绝权威、拒绝固定,历史化。这大概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不仅对中国学术的研究模式有借鉴意义,对每个人的人生也是。

评分

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鲁迅,有些观点非常厉害。鲁迅从来就不是教科书里面的伟人,他的无奈、忧叹只能从他的文章里表现。可惜这本书读起来的感觉没有太好,可能是译文不是很流畅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