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垣 (1880-1971)中國著名曆史學傢﹑教育傢。在宗教史﹑元史﹑考據學﹑校勘學等方麵﹐著作等身﹐成績卓著﹐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推重。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49年後﹐任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曆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本書是一部將史料考據、史論和中國傳統史學微言大義之精神結閤得非常齣色的一部史學著述,被譽為陳垣“所有著作中最有代錶性的作品”。陳垣將本書稱做其“學識的記裏碑”。宋元之際,當時的著名史學傢鬍三省曾對《資治通鑒》作過一係列校勘考證,在其中融進瞭自己因國破民衰而産生的諸多悲情。而日本侵華時期身處淪陷區的陳垣先生對此感同身受,於是撰寫瞭《通鑒鬍注錶微》一書,通過對鬍三省的通鑒注疏進行辯誤和考證,來辨識鬍三省當年的觀點和思想境界,並藉此發微,闡述陳垣先生自己對史學研究的獨特認識和見解。陳垣先生還以此觀照現實,在其中融進瞭諸多現實感悟,抒發瞭作者自己的民族情懷。
北京师大校长陈垣1958年底正式申请入党时,已是78岁的高龄老人。他能否入党的问题涉及五十年代中共对高级知识分子政策的冷热演变,让北京市委、大学部及其所在的北京师大的负责人几年间困扰不已,入党之后一经公布便成了当时轰动知识界的一桩大新闻。 按师大党委1959年1月9日入...
評分世之学者每讳言时事而寄之史,美其名曰“有意义之考证”。然考证之受众既狭,史学之门墙亦高,世乱之民自救且不暇,则彼所谓托物言志,不沦为玩物丧志者几希!胡身之寄微旨于繁注,避文网也。陈援庵一一表而出之,谓其存亡继绝、有功古人则可;谓其拯溺救亡,则何如直言谠论? ...
評分陈援庵与陈寅恪并称为“南北二陈”,皆为20世纪中国学富五车的史坛翘楚。但不同于寅老的壁立千仞,此老处世以保身为先,左右逢源,尤失晚节;人固不足法,唯其著作精美可传者甚多。在他的代表作《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感慨发于六十年前,到今天还是颇值得...
評分北京师大校长陈垣1958年底正式申请入党时,已是78岁的高龄老人。他能否入党的问题涉及五十年代中共对高级知识分子政策的冷热演变,让北京市委、大学部及其所在的北京师大的负责人几年间困扰不已,入党之后一经公布便成了当时轰动知识界的一桩大新闻。 按师大党委1959年1月9日入...
評分北京师大校长陈垣1958年底正式申请入党时,已是78岁的高龄老人。他能否入党的问题涉及五十年代中共对高级知识分子政策的冷热演变,让北京市委、大学部及其所在的北京师大的负责人几年间困扰不已,入党之后一经公布便成了当时轰动知识界的一桩大新闻。 按师大党委1959年1月9日入...
翻瞭一遍,感覺就是純炫技和發牢騷,對念通鑒和鬍注本身都沒什麼價值,尤其是對鬍注。好多解說就是愛咋說咋說,身之對宋製的批判有不少被刻意漏略。
评分錶微鬍註,煥明文章,藉人酒杯,略感詞費。在近代中國史的構建過程中,陳垣此著不過分拔高考證,而特重微言,以史為鑒,可議可慨,“針對當時,以寓規諷”。與尋求科學、客觀的曆史進路不同,而更加注重傳統的史論功能。上為治術,下為民心。雖然編排結構缺乏統貫,但片言之中,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人非甚無良,何至不愛其國,特未經亡國之慘,不知國之可愛耳。”““恩澤不下於民,而責人民之不愛國,不可得也。””
评分《錶微》被稱為陳援庵的代錶作,其實挺對的。聯係宋元史事,復原鬍注曆史語境,發揮其微言大義,對知識儲備和考據技巧的要求簡直不能更高。是一部華麗的炫技之作。像史學二陳這樣的,什麼樣的文章寫不齣來?寫齣來的大抵都是有言外之意。不過《錶微》的情感錶達過於直白外露瞭些,不如義寜陳深刻含蓄。
评分錶微鬍註,煥明文章,藉人酒杯,略感詞費。在近代中國史的構建過程中,陳垣此著不過分拔高考證,而特重微言,以史為鑒,可議可慨,“針對當時,以寓規諷”。與尋求科學、客觀的曆史進路不同,而更加注重傳統的史論功能。上為治術,下為民心。雖然編排結構缺乏統貫,但片言之中,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人非甚無良,何至不愛其國,特未經亡國之慘,不知國之可愛耳。”““恩澤不下於民,而責人民之不愛國,不可得也。””
评分“恩澤不下於民,而責人民之不愛國,不可得也。去國必有可愛之道,而後能令人愛之,天下有輕去其國,而甘心托庇於他政權之下者矣。”《民心篇》開篇幾句話大概是他“識時”的注腳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