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代的音樂

我們時代的音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灕江齣版社
作者:(德) 舒曼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馬競鬆
出版時間:2013-7
價格:3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7560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音樂
  • 羅伯特·舒曼
  • 德國
  • 隨筆
  • 舒曼
  • 文化
  • 藝術與音樂
  • 美學
  • 音樂
  • 時代
  • 文化
  • 創作
  • 流行
  • 古典
  • 藝術
  • 審美
  • 社會
  • 聲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根據舒曼在1831-1854年間所寫的音樂評論編選而成,按照年代編排,涉及舒曼同時代的音樂傢如舒伯特、門德爾鬆、肖邦、柏遼茲、李斯特等眾多人物,充分體現瞭舒曼在音樂創作、審美和教育等多方麵的真知灼見,以及他過人的想象力和文學纔華。本書同時收入舒曼和剋拉拉不同時期書信十餘封,便於讀者深入瞭解舒曼的精神世界。本書既是19世紀上半葉風起雲湧的浪漫音樂時代的寫照,也是傑齣音樂思想的薈萃,對於專業和非專業的讀者,都是一份寶貴的音樂文學財富。

作者簡介

 羅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國著名作麯傢,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音樂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繼承瞭巴赫、莫紮特和貝多芬的音樂血統,在鋼琴音樂、抒情歌麯、室內樂、協奏麯和交響樂等方麵都有豐碩的成果,為音樂的形式和內涵帶來可貴的創新。舒曼在音樂評論方麵更是發揮瞭舉足輕重的作用,所創辦的《音樂新期刊》在當時的音樂界影響廣遠;他的著作《音樂與音樂傢評論文集》更是成為作麯傢論音樂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馬競鬆,在多倫多大學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及其他院校,講授中國文學和語言,同時從事翻譯工作。齣版有學術著作《文學是心與道的交融》和譯著《情感的理趣》等。

目錄資訊

引子 (1831)
1834年
亨利•維厄當和路易•拉科姆
西奧多•斯坦因
約翰•尼波默剋•鬍梅爾 練習麯,作品125
1835年
新年社論
弗洛雷斯坦的懺悔節演說
費迪南•希勒 練習麯, 作品 15
約瑟夫•剋裏斯托夫•凱斯勒
選自大衛同盟檔案
路易•施波爾的《聲音的奉獻》
科瑞斯申•戈特利布•繆勒 第三交響麯
幾首新的鋼琴奏鳴麯
“為丟失的硬幣而憤怒”
調性的特質
一名熱衷者的信
柏遼茲的《幻想交響麯》
門德爾鬆和舒伯特的鋼琴奏鳴麯
1836年
為貝多芬所建造的紀念碑
獲奬交響樂
西奧多•杜勒
約翰•菲爾德 鋼琴協奏麯 第7號
伊格納茲•莫謝萊斯 鋼琴協奏麯第4號和第5號
亨利•赫茲 鋼琴協奏麯第2號
肖邦的鋼琴協奏麯
1837年
威廉•斯滕代爾•貝內特
博物館
編輯的舞會
老船長
《鬍格諾派》
1838年
舒伯特的大二重奏和三首最後的奏鳴麯
路易吉•凱魯比尼 弦樂四重奏,第1號,降E大調
1839年
鋼琴協奏麯
戈特弗裏德•普賴爾的交響樂
費利剋斯•門德爾鬆 鋼琴協奏麯第2號
弗裏德裏希•卡爾剋布雷納 練習麯,作品145
李斯特的練習麯
1840年
弗朗茲•李斯特 在德纍斯頓和萊比锡的音樂會
舒伯特的C大調交響樂
屈裏茨城的市政和社區音樂協會
1841年
肖邦的奏鳴麯 降B小調,作品35
西吉斯濛德•塔爾貝格
亞曆山大•德雷夏剋 華麗幻想麯
肖邦 夜麯,敘事麯,華爾茲
1842年
門德爾鬆的《蘇格蘭交響樂》
1843年
路易•施波爾 第六和第七交響樂
魯道夫•威爾默
羅伯特•弗朗茲
尼爾斯•加德
《仲夏夜之夢》
羅伯特•舒曼 無管弦樂隊協奏麯
1853年
新途徑
尾聲(1854)
附錄一 舒曼和剋拉拉書簡
附錄二 舒曼創作和生平年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如果说舒曼的音乐使抑或狂热激烈、抑或沉郁深邃、抑或明灭闪烁的旋律滑入透明的空气,将音符织就的曼妙锦缎披挂于聆听者身上;那么,这本乐评连缀集则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与天才的远见卓识,带领读者游弋于不同时空的伟大心灵周遭。在看似散漫随性的文学评述中,舒曼无意勾勒出一...  

評分

如果说舒曼的音乐使抑或狂热激烈、抑或沉郁深邃、抑或明灭闪烁的旋律滑入透明的空气,将音符织就的曼妙锦缎披挂于聆听者身上;那么,这本乐评连缀集则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与天才的远见卓识,带领读者游弋于不同时空的伟大心灵周遭。在看似散漫随性的文学评述中,舒曼无意勾勒出一...  

評分

“在你的眼里,我看见了美妙的诗歌!” 这是罗伯特·舒曼写给女孩克拉拉书信中的句子。当时,舒曼已经三十多岁,而克拉拉,尚不够二十。今天,我们会如何理解这样近乎疯狂的行径呢?要知道,当时的舒曼、肖邦、门德尔松也还都在发展时期,尚不如今天这般名扬天下。1833年,舒...  

評分

1839年,29岁的舒曼来到维也纳,特地拜访了舒伯特的墓地,回家的途中又特意到舒伯特的哥哥家造访,看到了舒伯特生前的作品,激动得浑身发抖,回家后他将其中部分遗作整理出来,以《遗物》为题发表在他当时主持的《音乐新报》上,以后又不止一次的把舒伯特的遗作整理发表出来,...

評分

如果说舒曼的音乐使抑或狂热激烈、抑或沉郁深邃、抑或明灭闪烁的旋律滑入透明的空气,将音符织就的曼妙锦缎披挂于聆听者身上;那么,这本乐评连缀集则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与天才的远见卓识,带领读者游弋于不同时空的伟大心灵周遭。在看似散漫随性的文学评述中,舒曼无意勾勒出一...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更好看的是附錄裏的舒曼和剋拉拉的書信選

评分

第162頁最後一句話:“被時代所摺磨的天纔的痛苦呼喊屈服於事情隻能變得更好的希望!”請問這翻譯在逗我玩兒嗎?

评分

就是翻譯得有時候讓人不知所雲

评分

一個最無足輕重的人可以是一個完美的人,隻要他循規蹈矩,量力而行;如果均衡的根本因素被忽視或褻瀆,那麼即使最美的品質也會被隱藏,變得無價值或無效。這個不公平在現代會變得越來越平常。誰能滿足深深強化瞭的現代標準——而且是那樣步伐迅速呢? 想要幸福,隻需要孤獨;讓人幸福,隻需要第二個靈魂。 天纔走開瞭……哭泣著。

评分

翻譯可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