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剧性。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 1859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罪与罚》(1866)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主要作品有《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的一本,《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的迫害和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悲剧。没落贵族伊赫涅夫是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管家,他尽心尽力地为公爵管理家务和田产,却得不到公爵的赏识和信任,两人经常发生口角,最终闹翻,打起了官司,为了置伊赫涅夫一家于死地,瓦尔科夫斯基侵吞了他仅有的一座田庄,又千方百计迫使儿子阿辽沙娶百万家产的继承者做儿媳,使钟情于阿辽沙的管家的女儿娜达莎遭到抛弃。另一个受害的是斯米特老人一家,他女儿曾经受公爵引诱而离家私奔,结果被掠夺一空,家破人亡,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私生女涅丽,最后涅丽也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小说对弱者给予深深的同情,同时对资产阶级自私、虚伪、贪婪、卑鄙的本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她一开始就总是幻想着一种尘世的天国和天使,她的爱是忘我的,她的信任是无限的,她日后之所以发疯,并不是由于他厌弃了她,而是由于她受了他的欺骗,由于他居然能够使她受骗并遭到抛弃,她心目中的天使居然变成了粪土,而且还污辱她,欺侮她。她那浪漫主义的荒唐心受不了这...
评分难以忘却的故事开头,一位凄凉的老人和他的狗悲惨的死去,将我们带入了这个压抑、愤怒和悲伤的故事。书中多次出现了“利己主义”这个词,如公爵所说,“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性格极端而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这些“利己主义者”...
评分 评分 评分伊赫湎涅夫一家,涅莉和母亲,外公,包括“我”伊万都是被伤害和被侮辱的人,他们本可以幸福地度过一生,却遭遇恶魔,一生都饱受其苦。 而真正可怕的恶魔,不是杀人不眨眼,而是有着天使面庞,并为自己的残暴感到自豪,为自己的残忍寻找最合适的理论,把自己包装成合乎道德的人...
天真的残忍和处心积虑的残忍,接着就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评分明明写的是那些阴沉沉的 生活也不怎么丰富的俄国故事 偏偏却很抓人 里面的人物动不动就哭到晕 常常莫名地有琼瑶戏画面补脑 不敬不敬 果然到后来现世报躲不了 叶琳娜她妈妈临终时 外公顾不上常年断绝的父女关系 跌跌撞撞赶来看望 也让我躺着看哭 坐起来擦眼泪鼻涕还正好纸巾不够用 最后又哭着睡过去 当中傻到和年龄严重不符的阿辽沙每次一出场 都像是在和他照镜子 陀爷爷说 既然他不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那么他就会爱上那些替他思考 甚至替他憧憬未来的人 被他一言戳中 其他几个角色的性格和心理也描写得不错 值得看第二遍
评分感觉只有立即再读遍《复活》才会有爱了T_T
评分除了涅莉真的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大家承受着伤害与侮辱但是对别人也做出同样的行为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华丽的闹剧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守护一个完整的自己?
评分岳麟译的《罪与罚》竟觉得读不下去,而娄自良译的这本读起来竟有久违的欲罢不能之感。第一次读陀氏作品,颇感悬念丛生,每个句子都像拳击一样,简练有力,是否译者弄的过于流畅了?但读起来是很痛快的。而实际上也颇能理解阿辽沙的天真可笑、娜塔莎的痴情,最动人的则是卡列娜对“我”的爱和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