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

紫禁城的黃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高伯雨 (1906–1992)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高適、林熙、溫大雅、秦仲龢等逾十個。祖父楚香、父親舜琴經營名號元發行、元章盛、元得利等南北行生意。傢底豐厚,高伯雨不愁衣食,跟名傢習書畫、學篆刻,遊學英國。在上海與唐雲笙(唐大郎)、王辛笛等往來,開始從事寫作。編過報紙副刊,五十年代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望海樓雜筆」「聽雨樓隨筆」「適廬隨筆」「彊廬瑣記」,一寫就是五十多年。譯寫有《英使謁見乾隆記實》《紫禁城的黃昏》一九六六年三月,創辦《大華》半月刊,一九六八年停刊後,一九七○年一月復刊為月刊,並印行黃鞦嶽遺著《花隨人聖酓摭憶》補篇、包天笑《釧影樓迴憶錄》等書。

出版者:牛津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莊士敦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高伯雨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HK$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0193977181
叢書系列:聽雨樓隨筆
圖書標籤:
  • 高伯雨 
  • 莊士敦 
  • 曆史 
  • 近代史 
  • 清末 
  • 迴憶錄 
  • 港颱書 
  • 清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紫禁城的黃昏》是莊士敦關於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的迴憶錄。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四年,莊士敦是溥儀的英文老師。溥儀於一九三一年為此書作序:「倉皇顛沛之際,唯莊士敦知之最詳。今乃能秉筆記其所歷,多他人所不及知者。」作者在本書扉頁上特意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溥儀皇帝陛下。」本書記錄瞭清朝最後的日子的歷史和傳聞,據知溥儀被質押蘇聯期間,蘇聯人根據此書線索對他進行問訊,而據毛澤東英文老師章含之的迴憶,毛澤東頗喜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譯者高伯雨說:「因為書中的歷史人物和提到的風俗習慣,我都很熟,圍繞在紫禁城和心嚮宣統皇帝的那批人如梁鼎芬、陳寶琛、鄭孝胥、金梁、張勳、徐世昌、寶熙、硃益藩等等,他們的生平,我隨時可以詳詳細細的道齣來,而且陳寶琛、金梁我也相識的。所以下筆翻譯時,不便說『倚馬可待』,倒可以說運筆如飛,十分順利。」

大師李敖推薦說:「這本《紫禁城的黃昏》中譯本是秦仲龢(高伯雨)先生譯的,就全書『戲肉』,夾敍夾議,精彩非凡,雖然議論之中,不無黨見;然查證引據,頗具功夫,令人佩服」。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夕阳迟暮,总会带着点让人忧郁的充满悲剧的凄美。 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跟着大时代的脚步,慢慢褪去了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见证着这风云诡谲的变化。 作为曾经的帝师,庄是很多资料的第一手见证人,但有些地方的个中细节也只是一笔带过。成书时,还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評分

高伯雨 一九八九年逛书店,忽见《紫禁城的黄昏》触我眼帘,书名是高阳写的,我以为是高阳的新作,心想不会是我二十年前所译的那一部改装了罢(二十年前我的一部,由春秋出版社出版的,先在一九六四年《春秋》半月刊按期刊登,后采印单行本)。 细看书名下边两行小字“庄士敦原...  

評分

《紫禁城的黄昏》读后    文/郎寰    在近代来华的诸多外国人中,恐怕鲜有像庄士敦这样经历丰富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了。庄士敦,本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  

評分

1、庄士敦连帝制复辟者都很难称得上,他只是带着对一个伟大国度和一个曾经伟大王朝的崇敬之心开始对溥仪的教学。庄士敦的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人格——能够这样做,一是基于他的品格,庄比很多中国人更像儒者:忠诚、正直;二是由于他的西方民主政治和教育的生活背景...  

評分

夕阳迟暮,总会带着点让人忧郁的充满悲剧的凄美。 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跟着大时代的脚步,慢慢褪去了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见证着这风云诡谲的变化。 作为曾经的帝师,庄是很多资料的第一手见证人,但有些地方的个中细节也只是一笔带过。成书时,还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用戶評價

评分

正反觀點對立互比,是血肉豐滿的迴憶錄,文字經過老高的翻譯,顯得非常流暢。個人認為高伯雨的譯注比老頭的原文更值得細讀。

评分

高伯雨與書中各種人物關係韆絲萬縷,譯這本書確實閤適。

评分

為瞭他和溥儀的八卦……

评分

正反觀點對立互比,是血肉豐滿的迴憶錄,文字經過老高的翻譯,顯得非常流暢。個人認為高伯雨的譯注比老頭的原文更值得細讀。

评分

有些譯注還蠻有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