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迷津渡

月迷津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绍振,1960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90年,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语系讲学,1995年香港岭南大学访问研究。现任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北大校友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孙绍振如是说》《挑剔文坛》《文学性讲演录》《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演说经典之美》《幽默逻辑探秘》《幽默理论基础》《漫话幽默谈吐》《幽默心理与幽默逻辑》;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等。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孙绍振
出品人:
页数:4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5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44309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文教学 
  • 文本解读 
  • 孙绍振 
  • 语文 
  • 文学欣赏 
  • 诗歌 
  • 文学 
  • 教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孙绍振《名作细读》自2006年10月份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经修订多次重印,市场反响热烈。由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比较”等“细读”文本的方法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和有志进入文学殿堂的大中学生和研究生们的主流话语体系。更重要的是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传递出的解读作品的理念、质疑的勇气、哲学思辨的功力、融汇中西的胆识,在现今文本解读诸名家中堪称翘楚。鉴于孙绍振教授本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声望以及成就,我们约请孙绍振教授再次执笔出版一套名作细读系列,涵盖现代小说、散文、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本书《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首先与读者见面。这一本在基本体例和解读对象的选择上比《名作细读》更加成熟、完善,更贴近中学语文教学。同时,为了和《名作细读》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本书适当增强学术含量,在“自序”中由孙绍振教授梳理了“细读”理论的来龙去脉,在第一章中以附录的形式从理论上解释相关文艺理论问题,第六章则从理论上对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作一整体关照。既是教师提高修养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实际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帮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真的叫文本“细”读了! 孙老师知识太渊博,加上分析的很细致,必须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虽然看的过程多有枯燥之感,但总而言之还是收获满满。 个人认为第一章经典诗词个案分析是整本书精华所在。读诗嘛还是要读经典之作,对经典诗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标准的赏诗审美观...

评分

真的叫文本“细”读了! 孙老师知识太渊博,加上分析的很细致,必须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虽然看的过程多有枯燥之感,但总而言之还是收获满满。 个人认为第一章经典诗词个案分析是整本书精华所在。读诗嘛还是要读经典之作,对经典诗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标准的赏诗审美观...

评分

真的叫文本“细”读了! 孙老师知识太渊博,加上分析的很细致,必须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虽然看的过程多有枯燥之感,但总而言之还是收获满满。 个人认为第一章经典诗词个案分析是整本书精华所在。读诗嘛还是要读经典之作,对经典诗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标准的赏诗审美观...

评分

真的叫文本“细”读了! 孙老师知识太渊博,加上分析的很细致,必须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虽然看的过程多有枯燥之感,但总而言之还是收获满满。 个人认为第一章经典诗词个案分析是整本书精华所在。读诗嘛还是要读经典之作,对经典诗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标准的赏诗审美观...

评分

真的叫文本“细”读了! 孙老师知识太渊博,加上分析的很细致,必须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虽然看的过程多有枯燥之感,但总而言之还是收获满满。 个人认为第一章经典诗词个案分析是整本书精华所在。读诗嘛还是要读经典之作,对经典诗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标准的赏诗审美观...

用户评价

评分

目前看到的最精到细致的诗词文本细读著作,孙提出的从创作论入手的以对比与还原为基本方法的解读路径,可操作性也很强。当然缺点也有,就是全书收诗较多,远远没达到对每首都做出了贴切恰当的解析,多数篇目解读其实并不比鉴赏辞典高明多少,甚至有低级错误。这本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都昭示出理解文本尤其古典诗歌的巨大难度——我们既需要对文本内外的海量信息有充分而准确的了解,还要具备诗人般的想象力与感受力——这种难度常常是被充斥教材的大量肤浅解读无视了的。

评分

这么好的书却不为人知!

评分

断断续续地看了两个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怎么说呢,确实太细了,一下子看太多容易头昏脑胀记不清(说的好像自己看的慢就记住了一样哈哈哈哈,不过没必要刻意在意是否记住,除非你专门花时间背,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多看案例积累经验和感觉)。孙老师其实继承了中国古典文论的分析精神,但也结合了英美新批评(虽然他自己批判这个),并在这两个基础之上还有社会、历史批评的痕迹,反正就是各家都来一点。其实读了孙老师这本书以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近代这些著名的批评流派的理论都走极端,有着各自的缺陷,但是没关系啊,你越是想包容的太多,越是平庸的让人记不住。不过不能这样说孙老师的这本书,他还是有自己的创新想法的,只不过有些真的太细了,失去了文本本身的美感。只见树木,各自整合在一起仍然不见森林。

评分

比其他几本都要费劲,因为真的蛮细的

评分

孙老师无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