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識通覽

周易知識通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編 著 者 簡 介

主 編:硃伯�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哲學史簡編》(中國哲學部

分)、《先秦倫理學概論》、《管子的國傢管

理學說》、《易學哲學史》(四捲本)。

副主編:李 申 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

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哲學

與自然科學》(收入《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

文庫》)、《莊子今譯》、《老子衍全譯》、

《老子與道傢》、《陰符經全譯》、《周易之

河說解》、《話說太極圖》。

王德有 哲學碩士、編審、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副總編輯。主要著作有:《道旨論》(獲第三

屆“全國優秀圖書”奬)、《老子演義》(日譯

本為《詳說老子傳》)、《老子指歸全譯》、

《魏晉玄學》、《聖智論》。

作 者:餘敦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中國

周易研究會副會長。著有《何晏王弼玄學新

探》及多種哲學史著作。

濛培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

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

《儒學與宗教》主持人。主要著作有:《理學

的演變》、《理學範疇係統》、《中國心性

論》、《中國哲學主體思維》。

劉長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

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著作有:

《中國係統思維》、《內經的哲學》、《中

國哲學發展史概要》、《中國智慧與係統思

維》。

陳 來 哲學博士、教授、北京大學哲學係中哲史

教研室副主任。主要著作有:《硃熹哲學研

究》(收入《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硃子書信編年考證》、《有無之境》、《宋

明理學》。

冒懷辛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研究宋明清學術思想,有關於方以智及戴震的

專著,易學作品有《京氏易三種介紹》等。

劉鄂培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嶽

陽大學教授。任《張岱年文集》主編、《中華

文化教育叢書》副主編,著作有《孟子選講》

等。

李大用 中央民族學院哲學係副教授。主要研究

《周易》及西周史。易學著作有《周易新探》。

韓林德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

要著作有《石濤與畫語錄研究》。

鬍孚琛 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

研究員。主要著作有:《魏晉神仙道教》、

《道教與仙學》、《道藏與佛藏》(與人閤

著)、《道教通論》(與人閤編)等。

王 卡 哲學博士、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

界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副主任。參加撰寫

《道藏提要》、《中國道教史》等多部著作。

鄭萬耕 哲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副教授。

主要著作有:《太玄校釋》、《揚雄及其太

玄》。協助硃伯�教授齣版瞭四捲本《易學哲

學史》,發錶易學論文多篇。

王葆� 哲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

研究員。代錶作有《正始玄學》。

陳詠明 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

所助理研究員。

孫尚揚 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

究人員。主要著譯有:《明末天主教與儒學的

交流和衝突》、《啓濛的時代》、《利瑪竇的

記憶之宮》。

陳亞軍 北京大學哲學係博士研究生。參加撰寫

《中華大書典》、《中國古代禮俗辭典》、

《中國當代名人錄》。

方國根 哲學碩士、人民齣版社編輯。參加撰寫

《退溪書節要》、《中國國情大辭典》、《哲

學大辭典》、《周易大辭典》。

鬍奐湘 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目前

主攻中醫哲學和古代養生理論。

出版者:齊魯書社
作者:硃伯崑主編
出品人:
頁數:1021
译者:
出版時間:1993-12
價格: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33032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周易 
  • 易經 
  • 文化 
  • 哲學 
  • 玄經 
  • 易學 
  • 易 
  • 啓濛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易經》一書,在先秦稱為《周易》,從漢代開始,被尊為經,稱為《易經》,為儒傢的經典五經之一,並居其首。《易經》究竟是什麼樣的書7從春鞦時代開始,便長期爭論不休,直到今日,仍在爭議。如有人認為它是占蔔算命的書,有人則認為是講哲理的書,還有人認為是一部天文學或數學,有人甚至說是一部電子計算機……。所以眾說紛紜,一方麵由於這部典籍的文字古奧,又有圖象,令人難於捉摸,另一方麵由於其影響深遠,人們習慣於從不同的角度評論其價值。怎樣認識這部典籍的性質,對其評估,有無客觀的標準,這個問題,如果從這部典籍在流傳過程中的遭遇看,即是說,曆史地看待這部典籍的命運,是可以解決的。我們知道,古今中外,任何影響大的經典,後人對它的理解,大都是從其所處時代的要求齣發的,不同時代的人,往往賦予其不同的意義,此是意識形態發展的一條規律。如果,把握住某一經典流傳的曆史,弄清各個時代對其解釋的特點和原因,其本來的性質和意義,是可以說清楚的。就《易經》這部典籍說,從其形成到流傳,經曆瞭三個階段;《周易》,《易傳》和曆代易學。儒傢尊奉的典籍,大都有經有傳,傳是對經的解釋,解說經和傳的為學,即經學。經、傳、學三者既有聯係,又有區彆。《易經》係統的典籍亦是這樣。古代的經學傢,墓於尊孔讀經的信念,往往將自己的解釋視為經典的本義,甚至以正統自居,不注意三者的區彆,所謂以傳解經,以學解傳,缺乏曆史主義觀念,其結果,經的本義便模糊不清瞭。甚至走上藉古說今或以今釋古的道路。我們今天研究《易經》係統的典籍,不應再因襲古代經學傢治學的途徑。以下從經,傳、學三個方麵,談談《易經》這一典籍的性質及其影響。

一,《周易》原本占筮典籍

此處說的《周易》,指《易》或《易經》中經的部分,不包括《易傳》和易學。宋朝的大哲學傢硃熹也是易學專傢,提齣“易本蔔筮之書”(《語類》捲六十六)這一論斷,認為此書乃周朝人算命用的典籍,不是講哲理的著作,賦予其哲理的解釋,是孔子易即《易傳》的任務。硃熹此說,頗有眼力,是針對兩漢以來的易學傢視《周易》為窮理盡性之書而發的。《周易》所以是占蔔之書,他依據先秦的文獻,如《左傳》、《國語》, 《周禮》等有關記載,做瞭論證。硃說難以反駁。按古代文獻和近代齣土文物提供的資料,上古人算命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蔔和占。 蔔即龜蔔,將龜甲和獸骨鑽孔,以火烤之,依其周圍呈現的裂紋形狀,推斷所問之事的吉凶。將其吉凶斷語所蔔之事刻在甲骨上,即是“蔔辭”。個法於殷代已很流行。到瞭周朝,除龜蔔外,又增加瞭依蓍草數目變化的程序,得齣某一卦象,代替蔔兆,推測吉凶。此種算命的方法,稱為“筮’或占筮。依筮法判斷所問之事的吉凶辭句,稱為筮辭。據《周禮·天官》記載,周朝流行的筮法,又稱為“易’,取蓍數和卦象變易之義,有三種,周易,連山,歸藏。現在流傳下來的隻有周易一種,將其卦象和筮辭編輯成書,即是《周易》。

此書成於西周時期,編纂此書的目的是便於算命時檢查,作為判斷吉凶的依據。今傳《周易》一書的內容,由六十四種卦象和卦辭,爻辭構成。每卦六畫,分彆由奇偶兩畫或陰陽兩爻即一和——組成。以數字示之,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係於卦象下的辭句,稱為卦辭,係於每一畫下的辭句,稱爻辭,卦辭共六十四條,爻辭共三百六十八條。怎樣依卦象推斷吉凶禍福,春鞦以前的占法,不得而知。就《左傳》提供的材料看,筮得某一卦象後,便查閱《周易》一書中相同的卦象,依該卦象及其卦爻辭推測所問之事的吉凶。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記載,周史以周易為陳侯算瞭一卦,筮得的卦象為觀卦象*,此為“本卦”,此卦象中第四畫(由下嚮上數)為陰爻,變為陽爻則為否卦象*,此為“之卦”,從觀卦引齣否卦,即“遇觀*之否*”。然後查閱《周易》書中觀卦象及其卦爻辭。但爻辭有六條,應查哪一條?他查看第四畫可變的一爻。據後來的解釋,此爻之象齣於揲蓍即數草棍時得齣的數為六,稱為老陰,如籠得的數為九,其爻象稱為老陽,凡本卦中為老陽或老陰的爻象,都要變為其相反的爻象。查閱爻辭時,主要查閱可變的一爻。就觀卦說,其可變的一爻即六四爻辭說,‘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周史便依此爻辭推斷說:“此其代陳有國乎!”意思是陳敬仲的後代必能復興陳國。此即後來《易傳》所說的“易彰往而察來”。至於怎樣數草棍的數目,得齣某卦象,除《易傳·係辭》大衍之數章提供的方法外,彆無其他較早的材料可以說明。按大衍章的說法,取五十根草棍,拿齣一根不用,餘下四十九根。此四十九根,任意分為左右兩堆,即“分二”,從其中拿齣一根,即“卦一”,其餘的草棍,按四根為一組,分彆數之,即“揲四”,再將餘下的草棍數目閤為一堆取齣,擱置一旁,此即“歸奇”。此為一變。以後,將一變時剩下的草棍,再按上述的程序,即分二,卦一,揲四,歸奇,數一遍,此為二變。其後,將二變的餘數,再按上述程序數一遍,此為三變。三變的結果,其總數隻能有四種情況,即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各除以四,為九,八、七、六。如其數為九,則為老陽爻象,為六,則為老陰爻象,,為七,則為少陽爻象,為八,則為少陰爻象。經過三變,得齣一爻之象。經過十八變,便得齣一卦六畫之象,此即“十有八變而成卦”。據《周易》稱陰陽二爻為九六,以及《左傳》對筮法的解釋,如區分本卦和之卦, 《易傳》提齣的揲菁成卦說,是大體可信的。此種揲蓍說,基於數學的演繹法則,其數目和程序都可以簡化。總之,依上述文獻提供的史料, 《周易》乃周人算命用的典籍,是不容質疑的。至於此書的作者,漢朝人認為八卦為伏羲所畫,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並作卦爻辭,或者認為爻辭為周公所作,此皆為傳說或推測,不足為信,清代學者崔述和近人顧頡剛等都作瞭辨僞和考證。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 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出版。 打分:★★★★★(满分,五星)。值得多看,多看多得。易学领域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 评价:由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合著,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准,用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的客观态度写作。编者的个人倾向、个人理解、个人...

評分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 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出版。 打分:★★★★★(满分,五星)。值得多看,多看多得。易学领域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 评价:由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合著,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准,用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的客观态度写作。编者的个人倾向、个人理解、个人...

評分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 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出版。 打分:★★★★★(满分,五星)。值得多看,多看多得。易学领域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 评价:由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合著,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准,用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的客观态度写作。编者的个人倾向、个人理解、个人...

評分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 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出版。 打分:★★★★★(满分,五星)。值得多看,多看多得。易学领域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 评价:由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合著,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准,用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的客观态度写作。编者的个人倾向、个人理解、个人...

評分

《周易知识通览》。朱伯崑 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出版。 打分:★★★★★(满分,五星)。值得多看,多看多得。易学领域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 评价:由易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合著,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准,用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的客观态度写作。编者的个人倾向、个人理解、个人...

用戶評價

评分

2006-5-31 14:12:21藉書

评分

2006-5-31 14:12:21藉書

评分

硃伯崑主編。 讀瞭一部分 已做筆記

评分

硃伯崑主編。 讀瞭一部分 已做筆記

评分

2006-5-31 14:12:21藉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