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光司:1957年生于日本。创作于1989年的《午夜凶铃》,1991报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誉为“恐怖小说的金字塔”;1995年发表《午夜凶铃2:复活之路“,迅速登上日本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获日本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1998年出版的《午夜凶铃3:永生不死》再次引发”凶铃热潮“,成为当年日本畅销书排行榜文学类冠军;1999年出版”凶铃“系列的最后一部《午夜凶铃4:贞相大白》。《午夜凶铃》系列在短短几年间,销量突破830万部,成为亚州销量最大的悬念小说。他的作品还有《暗水幽灵》等。
他的作品以其惊奇的构思与匪素所思的想像力著称,几乎从来不出现对恐怖事物的具体描写,仅仅通过对氛围的营造就给人以极度恐怖的感觉。这种写作造诣为他赢得了“恐怖小说第一人”与“氛围大师”的称号。他的作品更被东西方评论界公认为“极度恐怖与极限想像完美结合”的典范。
1997年根据《午夜凶铃》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日本公映,创下至今无人超越的10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并迅速风磨整个亚洲。2002年,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投巨资重拍的美国版《午夜凶铃》,在公映第一周就登上北美电影票房冠军宝座。短短5年时间,《午夜凶铃》系列被改编成5部电影,赢得全球20亿观众,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越英尺怖越上瘾”的“凶铃症候群”。
四名少年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离奇死亡,死者面部都呈现出惊恐的神色……是什么造成这起死亡事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记者浅川开始了调查。一盘神秘的录像带,一句死亡的诅咒,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寸寸接近,死亡却步步紧逼。铃声过后,恐怖在城市里蔓延,看不见、抓不着的黑暗因子无孔不入!
相比《环界1.铃》这本书,它的电影版《午夜凶铃》似乎更鼎鼎大名,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作品在可看性与故事性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事实上这本书无论在故事情节、氛围渲染抑或思想深度方面亦都毫不逊色。 故事本身早已经耳熟能详,不同地点的四位...
评分# 一 新出的版本,将本系列正本清源,将书系列的名字改为**《环界》**,四本名字分别是**《铃》**、**《螺旋》**、**《环》**以及**《新生》**。非常的明显,此次的版本侧重的就是本书的“科幻”性,也强调了本系列的整体性。 不过具体到第一部,甚至是第二部,到没有必要将其...
评分九几年的时候就看过《午夜凶铃》的电影,具体内容是什么,完全没有印象,但是印象最深的是贞子从井里、从电视里爬出来,把人吓得半死。后来也有续集,但是照例是贞子爬出来吓人。听说该剧刚在东京上演时,就吓死过不少人,而贞子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顶级的“恐怖分子”,只要一...
评分作为一个自认心思敏感(说白就是胆小)的人,一直没有直面《午夜凶铃》,直到某天下午,鬼使神差地买回铃木光司的原著,期望可以彻底挑战一下心理承受的底线。 配合着幽暗的灯光,在微凉的夜里,读完包含着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午夜凶铃》,我发现我长久以来抱有的偏见——错的...
评分《午夜凶铃》是一部被误读最深的科幻小说。 这是我在完整的看完铃木光司这首尾相连、承前启后的两部曲后的唯一感想。 以恐怖开篇,充满窒息气氛的录像带杀人事件,的确在一开始可以理解为典型的日本鬼片模式。特别是当电影改编将此完整剥离,并二次创作后,留给世人最深的印...
技术操作一流但稍落痕迹
评分扶额,当年我从网路下载下来打印成全本被全年级传了一遍,我会告诉你是因为我怕把它们留在家里冒黑烟么〒▽〒
评分全书的精华就在最后那两段情节里……虽然推动情节变化的过程(勉强算是推理吧)实在太随意,但是剧情的设计和气氛的渲染弥补了这一缺憾
评分群体的诅咒力量最可怕,书很棒
评分悬疑推理色彩浓重的科幻小说,几乎和电影是两个类型了,无论是出场人物的关系性别,还是想突出的重点,完全是两回事。电影突出恐惧,小说突出忧虑。小说节奏更紧张,推理虽然有很多bug,胜在氛围感染强。虽然没有贞子爬出电视机,但有贞子阴阳人设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