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家简介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是世界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
生于秘鲁的阿雷基帕市,现定
居西班牙。他著述颇多,尤以
长篇小说为长,享有“结构现
实主义大师”的美誉,获得多
项欧美文学大奖。其主要作品
如《城市与狗》、《绿房子》、《酒
吧长谈》、《潘上尉与劳军女
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利图马在安第斯山》等,均已
译成多国文字,深受广大读者
喜爱。
本书内容包括:群众;集团;集团与宗教;群众与历史;权力的内在结构;幸存者;权力的要素;转变;权力面面观;统治者与偏执狂……
头一次读这种类型的小说。要是没有序言里的结构纲领,刚开始确实摸不着头脑。 不过越看越顺,很佩服作者高超的技巧,能把不同人物或者同一人物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解构并且重新组合在一起。这项巨大繁复的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叫人叹为观止。不知道后来还有没有人感...
评分情节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写作方式。 很多得奖作品都某一方面开了先河,或在某一方面特殊与其他作品,好的作品就像你用蜂蜜写作那我就用空气写作,你的文字轻灵隽永,那么我叙述的节奏就像潮落潮涨。 很难说明文中主角是谁,似乎写到谁谁变成了主角,镜头随着他走,视线也随着他...
评分 评分刚读完这本书,立意很不错,故事也很吸引人,妓女加土匪从来都是好故事的保证。但是写作风格太随意。不同故事之间的反复交叉闪回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初读的时候还感觉很有趣,但是叙述用力过于均匀,大部分故事都是通过对话来铺展,而且不同时间场景对话之间还不断转换,...
评分《绿房子》这部长篇小说,概括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秘鲁北部(从沿海沙漠地区到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地区)长达40年的社会生活。对于一切愿意深入了解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叙事作品的人来说,阅读《绿房子》这部拉美文学史上的典范小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 《绿房子》...
完全看晕掉了,跟看百年孤独似的,脑子里完全乱掉了
评分【2014.11.9~11.19】所谓“结构现实主义”,内容是现实主义的,在结构上比较新奇——多线交叉、用对话推进情节、时间倒置等。科塔萨尔《克拉小姐》用过对话推进。本书结构牛逼,表面炫酷,其实写作起来很有难度,评论家足以费二升脑汁来剖析、理顺情节和结构。不过缺失是少了感人之处,不是说让人想流泪,而是始终隔着一层看小说,无法入戏,代入感很低很低,只有鲍妮法西娅结婚时嬷嬷们来祝贺的场面有点感人。阿基里诺这个忠厚老头是塑造的很成功的形象,神父在小说结尾也鲜活起来了,胡姆作为五大主线之一的主人公,太过薄弱了,几乎只是一个影子。《再版译序》对小说结构做了简单解读,书前还附有了人物关系表,这二者如同李文俊《我弥留之际》的译注的帮助阅读的作用。这本书小说主要还是靠结构留名青史。
评分炫技了,却含着深情穿越时空,吃力地拼凑完整脉络,没让人明白先感动自己,俺看到结尾想起了桑兰,真是世事如棋
评分那灼热干燥的沙漠,那充满欲望的绿房子,那失散多年的人们,他们丢弃自己,甚至来不及叹息。
评分【2014.11.9~11.19】所谓“结构现实主义”,内容是现实主义的,在结构上比较新奇——多线交叉、用对话推进情节、时间倒置等。科塔萨尔《克拉小姐》用过对话推进。本书结构牛逼,表面炫酷,其实写作起来很有难度,评论家足以费二升脑汁来剖析、理顺情节和结构。不过缺失是少了感人之处,不是说让人想流泪,而是始终隔着一层看小说,无法入戏,代入感很低很低,只有鲍妮法西娅结婚时嬷嬷们来祝贺的场面有点感人。阿基里诺这个忠厚老头是塑造的很成功的形象,神父在小说结尾也鲜活起来了,胡姆作为五大主线之一的主人公,太过薄弱了,几乎只是一个影子。《再版译序》对小说结构做了简单解读,书前还附有了人物关系表,这二者如同李文俊《我弥留之际》的译注的帮助阅读的作用。这本书小说主要还是靠结构留名青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