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六月至十一月间所作杂文64篇
中间和施蛰存先生关于<庄子>与<文选>的论争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我也喜欢<庄子>与<文选>,就看了.印象是,鲁迅的批评出于公心,施先生的反驳却降了格.烧了<文选>能保住那几朝的人,便还可选出文来。总不成为了古文,亡了我们。这许是庄生真旨吧?
评分本书收鲁迅1933年6月至1933年11月所作杂文六十四篇,其中《中国人与中国文》为瞿秋白代笔。《自由谈》已不像上半年那么“自由”,开始呼吁莫谈国事,“多谈风月”,稿件审查严格起来,鲁迅变换了二十多个笔名,文章还是经常被删改。 政治批评不得了,于是批评文化,这类文章主...
评分乙未年八月十三,正值文坛领风浪的前人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四周年,觉得应当是时候来回忆他,于是作文来谈一谈。拙见有诸多存疑之处,还望读者莫过计较。 这几日手边放着鲁迅先生的《准风月谈》,看到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在书的前记中: “……《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
评分乙未年八月十三,正值文坛领风浪的前人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四周年,觉得应当是时候来回忆他,于是作文来谈一谈。拙见有诸多存疑之处,还望读者莫过计较。 这几日手边放着鲁迅先生的《准风月谈》,看到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在书的前记中: “……《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
逻辑的力量 讽刺的冷箭
评分太棒了
评分阴阳怪气,谁与争雄?!
评分名篇不多,有包括与施蛰存先生的笔仗在内的“文坛论争”,但是我摘出来值得重读的篇目竟然超过2/3,这让我很是疑惑。看书名,“准”“风月”,反讽之意尽显。仔细读的人都会发现鲁迅这本杂文集里几乎也全是笔名,文网之密布可知矣。
评分论“他妈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