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姊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这个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二本,接承上一部有关于美国宪法的内容后,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美国总统。 书中主要通过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竞选、克林顿竞选成功后遇到的各种“门”(此书未写到克林顿著名的弹劾事件,估计是成书时未发生),借此又来说明美国的民主、共...
评分尼克松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拒绝了黑格的调遣军队保护白宫的要求,接受了最高法院的判决,最终又提出了辞职,在挽回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声誉的同时也挽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宪法危机,在作出了种种错误的决定之后,他最后作出了尊重宪法,尊重人性的选择。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早晨,...
评分叙事平庸、语言乏味的《江城》,足足折磨了我一个多月,终于还是没能战胜“读必读完”强迫症,而艰难的把它读完。且不说到底是原著还是译文的问题,是文化差异还是阅读偏好的缘故,总之算是把这本描述中美差异化的传说中的佳作搞定了。读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觉得阅读时间、精...
评分和林达的前一本不同,这本书我读得索然无味。 美国的三权分立我是比较了解的,甚至敢说比作者了解——这怎么看都像是在说大话,因为我一没去过美国二没有作者的经验多,但我仍旧坚持我的看法。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豆瓣里有人说林达根本就是亲美派的痕迹——作者对于美国的...
评分如果上一辑《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还有不少为保障自由而付出代价的沉重的话,这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就几乎都在赞颂对总统权力制约的胜利了,而且讲述的节奏更慢,一些细节反反复复纠缠不休…… 但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作者的描述却多多少少有了些理想化和绝对化,有意无意地夸大...
用白描的方式表达的价值判断,清楚明晰简单且具有阅读快感的政治学案例。PS.尼克松水门案的部分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描写犹如史诗般的精彩。【长春市图书馆藏号:D771.2105=2】
评分高中时读的,当时觉得不错。其实,林达的东西,没什么学理,基本是柿油小清新的调调。当然,其书在那个时代也有贡献。
评分林达毕竟不是学者,没有受过学术训练,此书写得散乱、啰嗦、乏味、冗长,没有值得一提的独特见解。
评分用白描的方式表达的价值判断,清楚明晰简单且具有阅读快感的政治学案例。PS.尼克松水门案的部分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描写犹如史诗般的精彩。【长春市图书馆藏号:D771.2105=2】
评分林达的书是理解美国制度的一个窗口。美国的制度的成功,源于对人本身的不信任,将权力捏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保险的。然而要保证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精密严谨的制度设计和在现实运行中不断的修正。两百多年来,美国虽然历经艰难,但却保持着充沛的活力,不能不说是这套制度和美国人的理念使然。中国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东西,但是可以学习,学习其制度设计和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