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7年至今,供职于《炎黄春秋》杂志,先后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辑。著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曾获评为《新周刊》2004新锐榜“年度知道分子”。
这部以历史为解读对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案例,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日“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书中对于潜规则的定义、特征,潜规则阴影下皇帝、官员、百姓的不同处境与抉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土壤,以及潜规则何时会萎缩,均有论述。潜规则现象产生、盛行于我国的封建社会,但它一时还难以消失,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最后根除潜规则。
它似乎说出了真理。 这就像揭开黑幕,我们发现每次都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的魔术原来只是小小骗术。始终遵循的世俗伦理原来竟这么地龌龊,我们真想出离愤怒,并同冷目的战士一起深味这浓黑的悲凉。 可是,每次想要把握这些幕后的伎俩的同时,我们岂不正在迷失自我,它让我们有...
评分现在说起潜规则,似乎只剩下演艺圈的男女之事了。但还原历史的时候,潜规则的存在范围其实是每一个角落。单说个简单的,譬如人们见面发烟,先是来回推几次手,嘴上说着不不,烟却已经在手指之间了。又如朋友聚会,你不喝酒,人家私下里就会嘀咕说这个人没出息酒都不会喝,因为...
评分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乃是官吏们的看家本领。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种种资源财富正要据此分肥并重新调整。 他们要是变成刺猬,俺们不就变成清官了么? 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直不阿可以为证;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见和盛名也可以为证。 ...
评分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同样,有些事情,就算你说了,也会被人当做没听到。借用鲁迅的话说,这仍旧是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苟且而安让人觉得生命充满了希望。宗教的意义在此刻变得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枰,有些人可能知道濒死才会说一些实话。就像有人说过...
评分理论害怕结合实际——《潜规则》读书笔记 读吴思老师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深有感切,写两个版本的读后感,一份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原文到生活;一份是梳理中国人从出生到死去,不得不遵循的潜规则。下文是第一份。 1、 P3/原文: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乃是官...
: K207/6863-1
评分第5个颗星给后面的杂编与附录
评分吴思告诉我们了一个怎么样使好人变坏的潜规则在坏的制度中运行
评分吴思果真是不世出的奇才和启蒙者!全书趣味盎然,读来却惊心动魄。中华民族真是了不起,无数吸血蝗虫在头上敲骨吸髓作威作福,仍能生存繁衍甚至忍气吞声下去,真是既牛逼又变态。中国被此操蛋之潜规则束缚千年不易,难怪裹足不前。除了建立民主,加强监督,将规则化潜为明,我想不出更好的解法。
评分吴思果真是不世出的奇才和启蒙者!全书趣味盎然,读来却惊心动魄。中华民族真是了不起,无数吸血蝗虫在头上敲骨吸髓作威作福,仍能生存繁衍甚至忍气吞声下去,真是既牛逼又变态。中国被此操蛋之潜规则束缚千年不易,难怪裹足不前。除了建立民主,加强监督,将规则化潜为明,我想不出更好的解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