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这是里面最喜欢的一篇,快乐悲哀来去快的人,容易存活,而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却易淤塞。木心说,这个世界是由快的人构成,也许渺小,可是慢的人连渺小也不是。 人的一生,从来只能由快变慢,无法由慢转快。年老了看童年,童年却是场不愿返回的赐福。 DW的上...
评分忘记在那里最早听到木心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他的《上海赋》确是在天涯的闲闲书话——当时也没觉得特别的好。在书里又读了一遍《上海赋》,才发现确实好。 读起来有快感,文字上都沁着油水。又不特别累,同时对那时的生活有了一种立体的印象。建议将此奇文印到最新版的上...
评分从前 已灰飞成浅浅一线 读《上海赋》小记 《鱼丽之宴》里面曾提及,有一位从上海离开十多年的台湾读者在看完上海赋之后对木心去信,信中说“数十春秋每兴乡愁,总想写些怀旧的文章,而一执笔,旧昔印象不知如何着手才好,看了《弄堂风光》和《亭子间才情》,方始才明白原...
评分忘记在那里最早听到木心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他的《上海赋》确是在天涯的闲闲书话——当时也没觉得特别的好。在书里又读了一遍《上海赋》,才发现确实好。 读起来有快感,文字上都沁着油水。又不特别累,同时对那时的生活有了一种立体的印象。建议将此奇文印到最新版的上...
评分木心确实是一个有“现代性”的人,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传统中国文人。刚开始看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低估了他;而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高估了他。 妥协于人世总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姿态,木心不外如是。这种姿态,起源于没有依托,没有信仰,其实亦没有哲学。 木心是知道西...
作者的意识流小短篇,似没有结集出版的必要。文字里还有阻滞和陈旧,只是写旧上海的几篇不错。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关于“梅”和“良”之间爱情故事的揣度,那些化不开的感情就散轶在就信纸中,让人免不了难过。
评分呢子大衣套着老去的美少年。文字里孑然一身又兴兴轰轰地抽离。天然去雕饰 功力太强大。合书向往莫干山的四季。也无比想念潮冷冬日兰心小馆里的啤酒配酱鸭。生活是导管 悲伤均穿堂流过 不过如此。
评分读书的每个阶段都会跳出一个人来,指着你的鼻子说到:嘿你这个不学无术还自以为是的臭傻逼!对于我的现阶段,这个人是木心。
评分关于上海的那6篇,是读到现在最贴切的描述。先生的眼神太犀利,描摹太精到。文采斐然。
评分木心的文字不是一见到底的,他中西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他的思想百折千回,文字亦是处处显现曲径通幽的深层内涵,更需让人用心、用智慧、用人生经验去赏读、品读、鉴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