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我不知道林达的这本书是作为什么类型来归类的,书信作品?文化推广或是随笔?反正我是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来读的,可以把沉重的历史、不同的文化用近距离的观察,再像朋友聊天一般的娓娓道来,读起来没有同类书籍的晦涩,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小说来读的,当然,这只是我的读法,就相...
评分本书以书信体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华裔移民眼中的美国。这个月还读了刘瑜的介绍美国的《民主的细节》,差别,哦不,不如说是差距是明显的。 林达笔下的美国,是对自己的家乡姗姗道来,而刘瑜笔下的美国,则花花绿绿光辉璀璨如玻璃橱子里的宝石,两者谁更接近一个真实的美国,...
评分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个阴影。……他们似乎也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了开身后的阴影。 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 ...
评分传说中的了解美国一定要从林达入手,所以我也购入了一套四本的《近距离看美国》。 不得不说,文字的深度是有的,内容谈及时政、法律以及美国的政治体制,虽偶尔枯燥,但是读来行云流水,大部分时间像近距离观察一个庞然大物的一般,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读、对比与回味。 ...
评分读这本书给我的收获肯定不仅仅是:我对美国有些了解了,而是让我更加明白自由、明主的含义。 我不知道,这辈子会不会以政治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我相信,这本书使我对这个强大国家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我相信,国家和人一样,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外表,而是由些由内而...
非常好读的美国政治制度入门书,由浅入深,故事经典有趣;看的时候心情的激动犹如几年前看《民主的细节》那般,从言论自由的边界到枪支的自由买卖再到三权分立和陪审团制度,无一不体现了《权利法案》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几百年前历史深处的忧虑:害怕政府太强大,不可避免得发展得像个怪物,吞噬在它面前微不足道的人民,对抗它的办法就是保障每个个体的权利不受侵犯。每个人都是自己家的领主,不管是谁想不经过允许闯进来,都可以拿枪毙了他,所以中国发生文革抄家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评分美国的立国之本体现个体精神和权利(Right),他们宁愿民众获得自由,也不愿看到联邦权力无限扩大所导致的弊端。这一切都来自《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赋予民众的权利,民众赖此得以自由……
评分自由是一种经过权衡之后的选择,为自由而放弃的并不叫放弃,那是坚守。
评分三联书店这么卖命地印林达的书,肯定是销路不差的体现——虽然我们实验室的同事,都对他颇有微词。比如我的同事卢君(老愤青一枚)有评论:初看林达的书,觉得特精彩,可是看多了就会想,这家伙其实最根本的立论点就有问题。大抵是应了我最喜欢刘震云书中的一句话——“这事从根上就错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林达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比如这本《历史深处的忧虑》,仿佛就是和你唠唠美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事件,绝对没有给你直接灌输什么美利坚多么高大上的思想,但是看完后就让你恨不得明天就卖房辞职买直飞LA的机票(可能有点夸张...)。话说回来,即使美利坚的制度再优秀,宾四先生的书中也谈到过要因地制宜,而不能笼统的拿来主义,制度毕竟是与人相配合的,生搬硬套不过只是徒增东施效颦的笑料罢了。好吧,林先生果然是带路党,哈哈!
评分美国的立国之本体现个体精神和权利(Right),他们宁愿民众获得自由,也不愿看到联邦权力无限扩大所导致的弊端。这一切都来自《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赋予民众的权利,民众赖此得以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