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讲述的是儒学在传统中国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了,儒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了。这是20世纪中国儒学出现严重危机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现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余英时成一家之说,不能用政治暴力来打压,要在理路上看他的强为之说。 明清儒学的公私两分在他看来似乎是兀然迭起,但实则不然。不要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便是先父母,后天下也早就为孟子申说。但为什么在余看重的明清之际,他引列的何心隐、顾炎武、黄宗羲都只...
评分中国文化传统的苑囿内是否孕育着现代的思想因素,这个问题从章太炎刘师培以及国粹学派诸人的著作里开始发其绪端,而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提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而趋于极端化。余英时先生指出,无论是康南海谭浏阳等今文经学家,还是太炎等古文经学家,其在中国传统里寻...
评分中国文化传统的苑囿内是否孕育着现代的思想因素,这个问题从章太炎刘师培以及国粹学派诸人的著作里开始发其绪端,而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提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而趋于极端化。余英时先生指出,无论是康南海谭浏阳等今文经学家,还是太炎等古文经学家,其在中国传统里寻...
评分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PP59-88) "到了‘五四’,真正的个人问题才出现。胡适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其实是自易卜生的eogism。他讲个人在沉船危难时应先救自己,为的是日后可以成为有用的人,贡献社会,而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救自己。这个个人主义并不全是西方式的、孤零零的个人,也...
评分第一次听余英时余先生的名字还是在《现代汉语》课上,教授推荐我们去看《士与中国文化》,当时留了心,下来去图书馆检索,却只检索到这一本,因为自小便对侠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前段时间读小马哥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再看这本书有大段在讲中国的侠文化,便毫不...
总说儒学怎怎,看来还是仅知皮毛
评分失去权力支撑的儒家成了“游魂”,仅为实践而思辩,无法理解爱智慧(少功利,轻实用,为了真理而求真理)。
评分多是经典文章,其中“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侠与中国文化”等文章我尤其感兴趣
评分多是经典文章,其中“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侠与中国文化”等文章我尤其感兴趣
评分启读书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