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大学时候上过一学期话剧艺术欣赏。老师讲过一个理论来说明我国的话剧艺术为何落后西方那么多,几无经典。他说,话剧或者说戏剧起源于希腊,而希腊的话剧源于宗教的祭祀,人们模拟这个世界,并用血和生命去祭奠。从一开始就具有严肃和悲剧色彩。而我国有记载的戏剧源于西汉,刘...
评分国家不幸诗家幸 ——尼采:精彩的生活还是精彩的诗 我们常听说诗人自杀,却很少听说戏剧家自杀。这篇文章打算就戏剧家自杀的问题谈一谈。或许有过不少戏剧家自杀,但我不得而知,而映入我们眼帘的总是屈原、马雅可夫斯基、海子这些人,这些人也总被冠以诗人的名号。有人可以用...
评分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评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可以被认为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即悲剧的诞生;悲剧的消亡;以及悲剧可能复活吗?这里我仅对于悲剧的诞生这个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的一开始,尼采便介绍了两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即阿波罗的造型艺术以及狄奥尼索斯的非造型艺术,而艺术的进...
评分戴面具的狄奥尼索斯——尼采的悲剧观观察 如果我们透过尼采拗口难懂的阐述,而且观察到他大费周章地讨论多种审美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就能懂得他为何要耗费如此多的笔墨于酒神和日神的表述上。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起点,可近代统领整个欧洲的基督教,却几乎建立在反希腊价值的...
人生和世界本无意义,艺术形而上学提供了肯定人生和世界的途径。艺术形而上学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组成。日神精神对应梦,它教人停留在虚幻的外观和表象而不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真相。酒神精神对应醉,它让人看到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它是永恒的生成变化,它对人是无意义的。然而,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这无意义的世界的永恒生成变化过程,把世界创造和毁灭个体生命的过程看作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自乐的一种审美游戏,于是现实的苦难就化作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就化作世界的喜剧。正视生命的痛苦并从人生的悲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是尼采从悲剧艺术引伸出来的悲剧世界观,也是酒神精神的真正要义。
评分对非理性的推崇.这本书实在太重要,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阅读重点开始从福柯过渡到尼采,逆流而上。尼采倒无所谓“不悔少作”,这部他晚年各种不满的作品于我却是精美无比的。是诗,是审美精神,是可喜的希望。周的译文也很好——和“老先生”谈起,他却毫不犹豫否定了。嘿嘿。
评分从悲剧的诞生时代起,尼采就认识到了生命的虚无,对此他给出的对策是用审美重估价值,在此后的人生里,他竭尽全力的疯狂的热爱生命,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清楚地知道虚无是真相,但他认为艺术作为引诱人活下去的谎言,比真相更有价值。他崇尚强大的生命力,渴望达到酒神精神所推崇的醉的状态。我觉得他对生命的热爱就像基督徒对神的信仰一样,是一种“信”,是一种不能用理性解释的选择。
评分对我而言,尼采是负能量黑洞,也是正能量永动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