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是新闻和传播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面世至今已译成几十种文字,而中文版译本则是首次出版。这部著作成书较早,它首次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什么是舆论?它是如何形成的?具功能如何?能达到何种强度,又能造成何种后果?作为其主体的公众是谁?公众舆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传播的?在什么条件下能形成独立的力量?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日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05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国报纸同时刊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
评分 评分1922年,Walter Lippmann的经典著作《公众舆论》问世,时至今日83年,读来却仍感到触目惊心,丝毫不感时间尘埃的侵蚀。固然其中很多事例今人不免觉得陌生遥远,但回味中仿佛纵览到近一世纪来人类崛起的、横行的传播产业,纠结的、消长的利益集团,以及蓬勃的、诡谲的公众舆...
评分读罢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陷入一种莫名的混沌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其以较晦涩语言所写就的理论并合庞杂纷繁的大量举证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一些不曾仔细思考的问题加以对过往的反思。其中许多事例和观点由于李普曼同我们的时间背景、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而显得生疏难解...
杂乱的语句暴露了专栏作家出身的李普曼的个人风格和篇章组织能力不足,然而前瞻性和对媒体业的了解让此书成为对于剖析和批评大众舆论的不朽之作。
评分挑战了生涩的译本,对新闻传播给出的各种结论在当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评分专业相关 1、7章
评分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奉上五星。人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进而形成想法靠的是想像,这不行;人们很难知道自己兴趣究竟在何,加上各种因素,民主实现难,这又不行;报纸已受操纵,这还不行;最后要弄个elite的机构来负责舆论。在上世纪那场民主之争,杜威说李普曼此书是对民主制度最有力的抨击(意似),接着就有人进一步指出杜威和李普曼分庭抗礼,成为死对头。后舒德森在八十年代曾撰文质疑这种说法,并指出李普曼并非完全否定民主,与杜威相悖,今也读到书中多处引用杜威之言,更加确信舒德森之说。两者属于普瑞斯“缺少资源”和“缺少能力”,并且两者给出的solution(杜威主张教育)今天看来,都很weak。那么悬置在虚空的PO将去往何方?翻译太寒碜了,不见译者之“再创作”,稍胜机翻,需读原文,期待新译本。
评分杂乱的语句暴露了专栏作家出身的李普曼的个人风格和篇章组织能力不足,然而前瞻性和对媒体业的了解让此书成为对于剖析和批评大众舆论的不朽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