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主任、历史和东亚语言文学教授,加州大学系统世界史研究组主任。其大部分著作围绕着中国和比较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变革、环境变革及政府的形成等展开研究,但也著有民间宗教史和家庭结构及性别角色史方面的著作。
这本“加州学派”的力作,尽管在国外学界频频获奖,但之所以在国内引起这样的轰动,是因为这本书以中国与欧洲双向交互比较的方法,再次触动了国人最敏感的老话题――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领先的古老文明,到了近代究竟为什么突然“样样落后”地衰落了?
- 這本應該是歷史學中加州學派的重要經典,英文版本出版於1999年。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於2004及2008年曾出過其譯著,今次台灣衛城再出一版。 - 內容有甚麼不一樣就不太知道,有興趣者可自行找來比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版兩版的譯者不一樣,而大陸版的譯者也不同,是故幾版應...
评分帝制时代的中国文明是领先的,然而却在清朝时代走向没落,然后一个掌握了历史规律的阶层通过革命,重新使得中国文明振兴起来。这种历史主义的叙述在波普尔看来是柏拉图的谬误,经过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发扬广大,而又通过苏联被引入到了中国。 欧洲处于现在的支配地位是什么...
评分新大陆、殖民地、原材料的输入、工业品的输出、宗主国国内矛盾的转移传递释放缓和(生态矛盾、人口矛盾等等)、马尔萨斯陷阱的规避——老话语的新的微观数据流阐释。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分流奔腾,各擅胜场,无谓优劣,活在当下——读后初感。
评分周锡瑞老师以前的1500字命题作文,我就不介绍书了。 十年之后,当彭慕兰先生《大分流》一书仍被不断提及和争论时,即便是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也不会不承认此书的经典意义。诚如许多学者已经提出的批评那样,我认为彭氏在此书中即便不是刻意“抬升”了中国各方面与西欧不相伯仲...
评分所谓的“有缘无分”说的就是和《大分流》与我。 还在念书时,在书店里、文章中和其他地方无数次遇见,甚至将它加进购物车好久,但始终也没真正拥有它。今天去单位图书馆,作为“副产品”借到这本书。似乎比之前见到的薄许多,不到400页。2003年版。 希望这部所谓“尔湾学派”...
即使考虑翻译的瑕疵,感觉这本书的评分也偏低了。只有学界中人才知道,像彭慕兰那样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写系统性的专著,看起来拾人牙慧,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依赖于极强的概括、辨析、提炼能力。此书对于美国经济史研究影响极大,今天去翻EHR、EEH、JEH等刊物,还可看到很多学者在接着话头,继续研究大分流问题。
评分旧瓶新酒
评分大分流之后的之前。成于观念方法,争议于观念方法
评分挑战与迎战——是中国近代史始终纠缠的课题。建议大家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一并看看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柯伟林的《德国与中华民国》。这样我们对于费正清学派的认识才会更深入。
评分本书以极其详尽的史料和文献的搜集与分析,来试图证明直至19世纪之前,西方世界相对东方世界,在经济发展上并无任何优势,只是煤矿的地理位置分布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与开发,才促成西方超越东方的这一核心观点。作者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视角看待问题的态度,其前瞻法、追溯法交替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非常详细的文献搜集和考证精神与权力,都让人佩服。尽管如此,作者的论证仍然有过于求同,忽略东西方之间差异,以及选择性运用史料的嫌疑,得出的结论,其准确性有待商榷。江苏人民的这个译本翻译质量实在难以恭维,语句表达不流畅,专有名词未按通用译法翻译,以及对于很多表述翻译过于随意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样一本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著作,希望苏人社能推出全新修订版译本,以飨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