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披揀集

明史披揀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秦齣版社
作者:田培棟
出品人:
頁數:519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
價格:6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73696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史
  • 曆史
  • 類彆-曆史
  • 田培棟
  • 近世商人商業
  • 計劃中
  • 經濟史
  • 社會史
  • 明史
  • 曆史
  • 明朝
  • 史料
  • 史學
  • 編纂
  • 輯佚
  • 古籍
  • 文獻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簡介

目錄資訊


前言
捲一 政治史研究
明初打擊江南地主階級的政策
明朝政治體製的建立與演變
明代皇權的變態與伸延——宦官專權
硃棣《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的編製
《明律》與“法外之刑”
明代監察機構中的科道官
明代衛所製度的建立與演變
硃棣實行北邊防綫南撤政策的後果
成化時期社會秩序的震蕩
明後期山陝東林黨人的反腐朽鬥爭”
捲二 經濟史研究
明代江南官田與重賦問題
明代田賦、土貢的加重徵收
鄭和下西洋的性質與所獲財富的估計
明朝財政的轉摺點——弘治十五年(1 502)
明代王府對“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明代北京的供糧問題
明政府對太行山、燕山林木的砍伐
明代白銀的采煉
明代後期礦監稅使的掠奪
明末白銀大量流人中國
捲三 農民戰爭史研究
明代陝西迴民起事
李自成農民軍在軍事上的成就
大順政權的“追贓助餉”政策
聞王在北京
劉宗敏是藍田人嗎
淺淡宋獻策
牛金星在大順政權中的活動及其降清問題的考察
怎樣看待張獻忠在榖城的“僞降”問題
對張獻忠(崇禎十六年)在“湖廣”活動的估價
對張獻忠“屠蜀”應重新予以評價
要正確評價羅汝纔
捲四 讀史隨筆
瀋萬三傢族的覆滅
侯外廬對鄭和下西洋的見解
明代太倉劉傢港的盛衰
宣德爐、宣德青花彩瓷
成化時期州縣政權的腐敗
成化年間嚴禁商人域外貿易
明中期畿輔地區的皇莊和官莊
明代對東北地區的統治
明代江南園林的修建
明代徽州的交通
淺談“明史熱”
談學術界的不正之風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明初打击江南地主阶级的政策 明代卫所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问题 明代田赋、土贡的加重征收 明朝财政的转折点——弘治十五年(1502) 明代王府对“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这几章写的很好。 明初,把大批的江南豪富迁居凤阳,如洪武...

評分

明初打击江南地主阶级的政策 明代卫所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问题 明代田赋、土贡的加重征收 明朝财政的转折点——弘治十五年(1502) 明代王府对“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这几章写的很好。 明初,把大批的江南豪富迁居凤阳,如洪武...

評分

明初打击江南地主阶级的政策 明代卫所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问题 明代田赋、土贡的加重征收 明朝财政的转折点——弘治十五年(1502) 明代王府对“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这几章写的很好。 明初,把大批的江南豪富迁居凤阳,如洪武...

評分

明初打击江南地主阶级的政策 明代卫所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问题 明代田赋、土贡的加重征收 明朝财政的转折点——弘治十五年(1502) 明代王府对“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这几章写的很好。 明初,把大批的江南豪富迁居凤阳,如洪武...

評分

明初打击江南地主阶级的政策 明代卫所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朱棣实行北边防线南撤政策的后果 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问题 明代田赋、土贡的加重征收 明朝财政的转折点——弘治十五年(1502) 明代王府对“永不起科”地的侵占 这几章写的很好。 明初,把大批的江南豪富迁居凤阳,如洪武...

用戶評價

评分

選讀瞭一些文章,在專業性和可讀性方麵都很不錯,不像有些人寫文章堆砌史料故弄玄虛。最後的《淺談“明史熱”》真是說到我心坎裏去瞭,田老批評的更透徹、更犀利。

评分

選讀瞭一些文章,在專業性和可讀性方麵都很不錯,不像有些人寫文章堆砌史料故弄玄虛。最後的《淺談“明史熱”》真是說到我心坎裏去瞭,田老批評的更透徹、更犀利。

评分

選讀瞭一些文章,在專業性和可讀性方麵都很不錯,不像有些人寫文章堆砌史料故弄玄虛。最後的《淺談“明史熱”》真是說到我心坎裏去瞭,田老批評的更透徹、更犀利。

评分

論文集,有幾篇可以看看,直批當年明月的書故意遺漏明代專製製度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阻礙和束縛,可說是一見中標。所謂民間意淫明史幾乎都是如此

评分

選讀瞭一些文章,在專業性和可讀性方麵都很不錯,不像有些人寫文章堆砌史料故弄玄虛。最後的《淺談“明史熱”》真是說到我心坎裏去瞭,田老批評的更透徹、更犀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