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总计已被译为50多种语言。
其他作品:
《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雪》《黑书》《新人生》《寂静的房子》《杰夫代特先生》《纯真博物馆》《别样的色彩》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尔罕•帕慕克 最新作品!
截至本书,帕慕克的重要作品已全部出齐。
一个小说家对读者的揭秘与渴望。
成就奥尔罕•帕慕克的文学省思。
更是中国读者熟悉的老帕,充满纯真的乐观召唤大家——“让我们来读小说吧!”
对于现代的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
——奥尔罕•帕慕克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此为结集。
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
“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看到书名,我以为是帕慕克是要写一类天性就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看完了才知道,帕慕克是在比较两类小说家,天真型和感伤型。 书里写说这是帕慕克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演说稿。我觉得更像是系列讲座的手稿。 帕慕克所说的天真型其实是指那种靠着天性写作的作家,他们随感而发,不会...
评分看到书名,我以为是帕慕克是要写一类天性就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看完了才知道,帕慕克是在比较两类小说家,天真型和感伤型。 书里写说这是帕慕克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演说稿。我觉得更像是系列讲座的手稿。 帕慕克所说的天真型其实是指那种靠着天性写作的作家,他们随感而发,不会...
评分此前只看过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式“呼愁”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觉着颇有普鲁斯特般的细腻文笔,故一见倾心。此次帕慕克把他在诺顿讲座以“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为题结集 ,突出“天真”与"感伤"两词,又是其作为小说家细腻的一个明证。 帕慕克借...
评分2009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阐述自己关于小说艺术的思想,演说内容随后结集出版,定名为《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The Naïve and the Sentimental Novelist),以此向席勒的著名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致敬。在演讲一开始,帕慕...
评分看到书名,我以为是帕慕克是要写一类天性就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看完了才知道,帕慕克是在比较两类小说家,天真型和感伤型。 书里写说这是帕慕克在哈佛大学所做的演说稿。我觉得更像是系列讲座的手稿。 帕慕克所说的天真型其实是指那种靠着天性写作的作家,他们随感而发,不会...
小说森林景观,好迷人的比喻。
评分【2016021】从没读过这么清新可人的大咖创作谈!全书都散发着一种专业而八卦、谦逊而自信的气质,好想和他做盆友!然而……我才不信正常人类的演说中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拗口长句呢 = =
评分没有写小说的天赋,读的小说也不足够多,所以帕幕克先生谈到的很多小说写作的动机和感受没法切身体会,但觉得和绘画创作有相通之处,伟大的艺术家应该是大量吸收艺术知识和灵感并勤于思考和揣摩的。
评分【2016021】从没读过这么清新可人的大咖创作谈!全书都散发着一种专业而八卦、谦逊而自信的气质,好想和他做盆友!然而……我才不信正常人类的演说中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拗口长句呢 = =
评分应该是从英译本翻过来的,席勒关于“天真的(naive)”和“感伤的(sentimentalische)”的小说家的分类非常有意思之前没有了解过(那什么迷人的伟大的就算了吧orz)。 然后关于图画想象(visual imagination)和词语想象(verbal imagination)包括二者在文本中的区分和结合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