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廉(1937-)广东中山人。先后在台湾大学、师范大学取得英国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赴美,于 1964年以英文诗作获艾奥华大学美术硕士。1967年自普林斯顿大学完成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任教至今,并主持比较文学系。著有《庞德的国泰集》、《中国现代小说的风流》、《秩序的生长》、《现代作家论》、《饮之太和》、《比较诗学》、《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历史、传释与美学》等。
一开始就知道知识、经验的优先性,怎样用有限的东西去表现无限的东西,承认知识的有限性。瞎子摸象,通过不同角度,关于道有若干言说,把道进行表述。围绕中心的道进行言说。对知识和未知领域的真理所构成的关系。“名”是有限的,语言也是有限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
评分尽管没通读过叶维廉先生的所有理论著作,但仍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国诗学》是一部对他的思想提纲挈领的著作。几乎每一篇文章值得细细品味,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创见,读一两遍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营养过剩。 这本书分为“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现代部分”三大...
评分叶维廉很早就指出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传释活动的独特性。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文常被认为缺乏逻辑,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语法丰富、结构整饬、功能分明、词义清晰,而是充满歧义、跳脱、晦涩之处。白话文运动正是将中文表达加以逻辑化、清晰化。但叶维廉认为,中文具有纯粹的表意...
评分叶维廉很早就指出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传释活动的独特性。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文常被认为缺乏逻辑,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语法丰富、结构整饬、功能分明、词义清晰,而是充满歧义、跳脱、晦涩之处。白话文运动正是将中文表达加以逻辑化、清晰化。但叶维廉认为,中文具有纯粹的表意...
评分作为一个诗人,来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确有许多精辟入里的见解。对于中国诗歌的美学追求和起源,有很深刻和清晰地解读。只是由于诗人自己太了解也太沉醉在这些特点中了,全书只是相当于一篇篇的读后感,没有系统,对于他所批评的那些诗论,并不能做出有力量的批驳辩解。他尊崇...
值得一读,第一部分很有启发
评分确实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也太理智了,对诗来说不应该如此
评分充分说明字大的好处,著者的名字如日月一样悬在我的脑海里:)
评分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