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海,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1949年随家人移居台湾,师从叶嘉莹学习中文,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1962年到洛杉矶继续深造,1972年因工作迁往纽约,定居至今。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一瓢纽约》、“美国三部曲”以及小说《侠隐》。
1970年代起,张北海的家成了初抵纽约的华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地。阿城、陈丹青、张大春、王安忆、李安、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陈升等人,都是从他的客厅里认识纽约的。《一瓢纽约》即为他多年纽约生活所得。
1990年代,从联合国退休后,张北海转而虚构《侠隐》,写尽出生地老北京的无限风情。文笔老道,笔下风流,既透露出他骨子里的中国气质,又显示出十足的洋派作风。
「燕子归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三十年代京城,中美日三方较量。一身洋装,却京腔京味儿、身负绝学;虽赴美留学,却时刻不忘报仇雪恨;身负灭门血债,却难抵两情相悦、儿女情长。家仇国恨相互交织,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击碰撞。在一九三七年那个动荡不定的年代,在黄土漫漫的古都北平,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又情意绵绵的传奇故事。
《侠隐》放在书架上很久了,一直没读,直到有一天看到消息,说姜文要拍《侠隐》,作为他的北洋三部曲的终章。当场跳起来,坏了,赶紧读! 一读就放不下了,对作者张北海钦佩,同时替姜文捏一把汗。最后一天是在餐桌上,等几个朋友来吃饭,心里希望他们迟到得再久一些,好让我...
评分《侠隐》这本书是几个月前看的,拿到时刚出炉不久,终于下定决心要写点什么时,新书已经成了旧书。我看过的武侠书不算少,但想把《侠隐》归到某一类里,却觉得十分为难,里面有“武”有“侠”(相对于时下太多的所谓武侠有“武”无“侠”),但偏偏最吸引人的并不是这两点。...
评分人生就是欢聚一场,然后各自离开 “人生是不是高高兴兴,欢聚一场,然后各自离开。” “可不就是这样。” 来北京转眼就七年了。想当初一个人,面对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孤独多于好奇,就像《侠隐》中李大寒,心中有孤苦。 七年前,从杭州的大学毕业,我独自坐着火车来到北京...
评分要不是姜文的《邪不压正》,我也不会知道还有《侠隐》此书,即便知道,怕也不会如此饶有兴味地细细品读,读完以后阖书闭眼,只在心里默念,多亏了姜文,让我拿到这么个好东西。 故事倒没有那么精致,亘古不变的师门惨案与江湖恩怨,并不是多快意人心的千里寻仇,了结反派性命的...
评分日本人打进北平城那一年,也正是那个文化北平消失的时候。武侠作为传统社会的一个侧影,随着北平的沦陷而彻底隐没。
评分魅力不在江湖,而在老北平
评分日本人打进北平城那一年,也正是那个文化北平消失的时候。武侠作为传统社会的一个侧影,随着北平的沦陷而彻底隐没。
评分「可是,北平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古都,这种日子,全要完了。」爱遛弯爱小吃爱穿皮衣戴墨镜的侠,哪怕交给苏照彬郑大圣都比姜文合适。
评分「可是,北平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古都,这种日子,全要完了。」爱遛弯爱小吃爱穿皮衣戴墨镜的侠,哪怕交给苏照彬郑大圣都比姜文合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