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贫民之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小说创作,写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193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
文/宝木笑 当老舍先生在1944年用“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为其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开篇时,这部伟大著作其实就已经选择了一条更贴合中国人性格的宏大叙事之路。这部老舍先生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从1941...
评分《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一部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它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暴行,表现了安于现状的人们...
评分对于日战,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对于家庭,这本书看的我很迷茫。 好像是蔡康永说的,看中国人的书,总觉得不爽气,因为家族层层叠叠地挤压,故事里的主角都活的很憋屈。这么想想,的确是这样,关于战争和生活的,在俄国小说里,比如战争与和平,男主角安德烈拷问的永远是自...
评分磕磕绊绊读完了《四世同堂》,如果我说自己被激起了什么爱国主义热情那是假的。 我看了太多东西,我没办法恨,我只觉得他们可怜,只觉得悲伤。 最让我难过的是书以外的东西——老舍本人。他有多么爱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
评分我们常说某部作品有没有“诚意”。真的,小说作者或者电影导演有没有倾心创作,大家能看出来。 这部四世同堂,完全可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读到很多段落,我都能感觉到老舍先生自己就存在于这些字里行间,他的灵魂在文字之间弥漫着。我能感觉到他在写作的时候在仰天长叹,在捶...
拍手
评分补记
评分老舍与祁天佑的死几乎一模一样。
评分老舍与祁天佑的死几乎一模一样。
评分初中听过一部分的小说联播,印象深的是“韵梅”,然后看了1、2部分。然后看了老版的电视剧。然后大学毕业买到1、2、3部分。 现在还经常会翻。看看其中的人物描写,并且觉得写的真好。尤其是对几个反派:“冠晓荷、瑞丰、祁菊子、大赤包”。 不知怎的,现在在平时还可以看到这些人的影子。 其实在社会上,他们一直也没有绝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