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所收的文章,前后将近二十年,覆盖了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因为都是针对当时建筑界的情况和问题而写,所以,它们具有相当完整的史料意义。《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由陈志华所著。
合上发黄的书页子,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将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和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大力提倡...
评分合上发黄的书页子,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将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和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大力提倡...
评分合上发黄的书页子,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将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和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大力提倡...
评分合上发黄的书页子,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将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和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大力提倡...
评分合上发黄的书页子,心中竟有一丝怅然。合上的不仅仅是陈老师的声声呼喊与身体力行的乡土实践,还有无人响应与践行的凄凉。 《北窗杂记》是陈老师1980-1999将近二十年的学术思想随笔,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现代化、文物建筑保护和乡土建筑研究三大块,大力提倡...
陈老师的文字中总能读出一种强烈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虽然这责任感中包含了部分精英意识。全书主要围绕三个主线:对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呼唤、对文物建筑保护现状的担忧与引鉴及自身对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工作的一个引子。文风通俗而生动,又不时跃动出严谨的思维和宏大的历史观,这些在老一辈学术工作者身上体现的精神,敬佩之余心里颇有些哀伤。我们的学术,通向何方?
评分温故而知新——实在是陈先生的文章历久弥新。
评分这一本从80年写到98年,陈老师可谓是痛批20多年来建筑领域的种种怪现状,食洋不化、食古不化、还有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种种瞎胡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果说建筑是社会的编年史,那透过陈老师的文字就能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
评分噢写得挺好的,老先生们的文章都值得反复看。
评分名师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