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本书是张爱玲1966年写的一部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写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被扭曲畸形人的“爱情”。银娣自幼失去双亲,由哥嫂抚养,被嫁给又聋又瞎的姚家二少。在姚家既受虐待,风流的三叔还总寻机占她的便宜。她心中的恋人——药店小刘虽近在咫尺却如隔重山。唯一的命根是儿子玉熹,心里盼望能找一门又漂亮又富有的媳妇,谁想到媒婆照片中美女竟如此丑陋,于是,历史的悲剧又循环上演着……
这是张爱玲的一部全集,里面收录了《小艾》《五四遗事》《怨女》《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七个篇目睹。
评分《怨女》終章,一貫地促急。因爲是多年前聞之心驚的故事,當年《金鎖記》為她贏得了年輕的盛名。年邁了重寫,因爲仍然擱在心裏,以及,生命的無聊。老是重復,也需要重復。 銀娣不再是七巧,她沒有那樣尖銳的行狀。然而,生命的無名目的磨折褪色去了戲劇性,也仍舊...
评分闲来无事,只能上网消磨时间。无意间看见了张爱玲书迷们发的贴,打开看看,哦。。我,喜欢上了她。我,想看她的作品。我,也要这样叫她,张爱。我,想了解她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裂了满满一张她的书单,我决定要它们都看完。 真好,有了《怨女》和《小团圆》。花了两...
评分《怨女》終章,一貫地促急。因爲是多年前聞之心驚的故事,當年《金鎖記》為她贏得了年輕的盛名。年邁了重寫,因爲仍然擱在心裏,以及,生命的無聊。老是重復,也需要重復。 銀娣不再是七巧,她沒有那樣尖銳的行狀。然而,生命的無名目的磨折褪色去了戲劇性,也仍舊...
评分P96的两段话 没有牌局的时候,她在家里成天躺在床上嗑瓜子,衣服也懒得换,污旧的长衫,袍叉撕裂了也不补,纽绊破了就用一根别针别上。出去的时候穿的仍旧是做新娘子时候的衣服,大红大绿,反而更加衬出面容的黄瘦。罗觉得她简直变了个人。 他婉转地劝她注意衣饰,技巧地从...
http://www.chinabug.net/h/2008-02/6086.html
评分“时间永远站在她这边,证明她是对的。”其实时间也同样把她的所有都给偷了个干净。也只有时间能把一个晨间初露,含苞待放的少女变成午夜阴风散去般的老妇人。一个女人所过的一生无不是为了追求一种狂妄的坚定。但忠其所有,也只是在徒劳的过完仅剩的年月。娶亲之前,一个女人有着傲气,然后这傲气慢慢的叫年月给磨尽。最后就只剩下了孤独。 怨女其实说得好听,但怎料一个“痴”字。怨女,原来最痴嗔。
评分怨女让我想起的不是金锁记,而是王安忆的长恨歌,对比一下,就知道中国文学这几十年真的有翻天覆地之变,遣词用句完全不一样,这还都是女作家啊…
评分挺怨的,都不知道怎么就看完了
评分挺怨的,都不知道怎么就看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