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伏娃,出生于巴黎一个天主教色彩很深的资产阶级家庭。她具有作家,哲学家、散文家、戏剧家等多重身份,21岁时和萨特结识,从此追随萨特,并与萨特结成终身伴侣,选择不生育,因受存在主义思想的感染和启发,而成为存在主义代表性的人物,女权运动的先驱,主要作品有《西蒙·波伏娃的美国纪行》、《满大人》、《老年》、《第二性》等。
相同ISBN的还有2004年西苑出版社出版李强选译的《第二性》版本,从属于《西方哲理精译文丛》。
女权主义者下的蛋——第二性 第二性被认为是一本揭示女人生命本质的书,以历史与神话作为依据,互相取证,最终得出惊人的结论(就当时而言)——女人是,并且只能是第二性,作为女人必得永久的羞辱与悲惨生活,她被社会所确定,她无法改变,她的命运悲惨程度与她的善良与软弱...
评分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也许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女性作家。从初版至今,《第二性》的法文版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与德文版的销量也以数百万计。 《第二性》分上、下两卷。上卷是理论框架,从生物学常识...
评分1.首先,作为一个儿童,就他存在于自身并被自身存在而言,很难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性别的人。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的身体首先是一种主观放射,使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儿童是通过眼睛和手,而不是通过性器官去认识世界的。男女婴儿经历了同样的出生与断乳过程,他们有着...
评分在《第二性》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评价:“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 上大学后不久,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的书架。在那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几...
评分寻找妇女解放的途径 一、女性的内在性是历史的产物 波伏娃认为女性的“内在性”是历史的产物,也能够历史性地加以克服。实现经济独立、摆脱爱情依附是女性克服内在性的重要条件,实现自由是女性解放的目标。解放了的女性应当在平等中求差别, 与男性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
选译本。惊喜发现郑克鲁先生的直译本千呼万唤出版了。
评分选译本。惊喜发现郑克鲁先生的直译本千呼万唤出版了。
评分那个年代也许是革命性意义的,但现在看实在没什么指导性的东西。看完后我还是很多问题无解啊
评分60年后看此书,发现世界只有细微的变化。选译本确实不是什么好选择。
评分女性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