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一生所著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文章深受读者喜欢,其文章主要采取了议论与抒情方式相结全。使文章充满了灵气。本书主要收录了他的一些著名的作品集。其中描写细致的有很多,例如: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白色的路,好像给中间满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们说它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真正读过它,品味过它,感受到过它所带来的震撼的又有多少人呢? 那时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社会中,而激流三部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家...
评分说出来可能所有人会笑话我,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深夜,我一丝睡意也无,看完巴金1931年写成的《家》,五次三番,泪流满面。 五次三番。 非常惭愧,做为文学普及作品《家》,我直至20岁才得以静下心来,从头至尾地读。 13岁的夏天曾打算读这本书,被妈妈制止。彼时我正忙于做小小飞...
评分《家》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sorry,其实偶还没看完呢,才看到觉民逃婚那一段)。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
评分 评分常听长辈们说;“成家容易,守家难。”这其中的原因,想必到现在都没有人可以说明。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矛盾重重,变故纷纷。在黑暗的旧社会,多少个封建大家庭由鼎盛走向没落,又有多少人成为封建传统的牺牲者。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这个不幸的大家庭,便是那个黑暗时...
字字皆真,句句是情。
评分家春秋一口气读下来那叫一个爽
评分第一册是《家》,席殊竟然拆开卖,现在想起来都心存愧疚。。。
评分读完这本书,发现所要批判的高老太爷其实书中着墨不多。觉新是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能说,懦弱的他不适合做大掌权,但也说不清是长孙的身份使他长成这种性格,还是他自己本来就很懦弱。觉慧虽然最早看破封建家庭的必然衰落,对下人和受迫害的女性们颇为同情,但思想却很幼稚,行为也与其所谓理想总是不符,尤其是他对大哥觉新的不体谅和对鸣凤的不作为,都使我生厌。 总之,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男人都在印证那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真正苦了的,是那些无辜的年轻女子。所以,如果说写这部作品是为了控诉,那我希望更多是为这些美丽的牺牲品控诉。
评分温先生讲的我很怀念 然后很鄙视自己和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