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随笔,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
原文连接:http://www.rsywx.net/wordpress/2009/03/1577 ================== 事实证明,古文还是很难读的,而我个人最喜的,乃是民国时期大家所撰之半文不白的文字,尤以散文为甚。 近日阅《唐史演义》,读来殊为难懂,于是随手抓来梁实公的《雅舍谈吃》翻阅。 家中梁实公...
评分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
评分 评分张小娴在她的散文里提到,多年前和蔡澜一起吃饭,一个晚上跑了八个地方。在一个地方坐下,菜上来了,只要说一声“不好吃”,蔡澜就立刻说:“不大好吃就不吃,我们到别处去,倪匡说的,在我们这个年纪,吃一顿就少一顿。” 生命有限,吃一顿就少一顿,果然是这个道理,所以每...
评分八月有桂,满城浮香,虽寓居城市,也可不时偶遇,撩云之气从公园、路边花池或者某个院落飘溢而出,不见花枝、只闻异香。不禁想起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之中讲到,桂花煮栗子正是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 饮食是生活之大“要”,隋代《食经》、宋代《食珍录》、元代《饮...
从一本书可以看到一个社会背景,像梁实秋唐鲁孙这些出生于1900年代的人,包括1920年代出生的汪曾祺,整个社会变化是不太大的,祖国各地的食物无外乎那么几种,以北京最出名的烧鸭 糖葫芦 酸梅汤 豆汁儿 炒二冬 四喜丸子为例,南方便是米粉 佛跳墙 咸鸭蛋这类 而今天 这类经典美食依然存在 可要是出一本书 大概也少有人写这些了吧 因为可以选择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百多年社会发生了太多变化 美食随之丰富也是自然了
评分12年的署假,mum推荐我读了这本书,活的精致从容便不可远离人间烟火,食不厌精,只要心中对生活尚有无尽的激情,最通常的食材也可打造成饕餮,吃不为饥肠辘辘的果腹之欲,而是品出其斯文与雅致,活的充实豁达。此后,每次吃烤鸭,便以鸭架煲汤,再混以鸡汤,以香菇丝瘦肉丝为主材,以鲜虾与海米调味,出锅前撒一层金黄色的鸡蛋薄丝,京味儿私家打卤面就此诞生了。想想梁先生的雅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乐融融莫过于此,倏尔,思乡之情渐浓。
评分一点一点看完了这本书,文人写吃果然满篇都是“情怀”二字
评分从一本书可以看到一个社会背景,像梁实秋唐鲁孙这些出生于1900年代的人,包括1920年代出生的汪曾祺,整个社会变化是不太大的,祖国各地的食物无外乎那么几种,以北京最出名的烧鸭 糖葫芦 酸梅汤 豆汁儿 炒二冬 四喜丸子为例,南方便是米粉 佛跳墙 咸鸭蛋这类 而今天 这类经典美食依然存在 可要是出一本书 大概也少有人写这些了吧 因为可以选择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百多年社会发生了太多变化 美食随之丰富也是自然了
评分全是好吃的,尤其是卷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