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

叫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孔飞力,是美国及西方中国史研究中人们公认的一位大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于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教授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退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多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费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获得过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并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叫魂》一书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李文森中国研究最佳作奖”。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 孔飞力
出品人:
页数:334
译者:陈兼
出版时间:1999-1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118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孔飞力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学 
  • 清朝 
  • 中国历史 
  • 社会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之天错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本书可作为学生必读参考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动不动扯温格只会让人觉得你根本不了解温格。这本书也根本不是在讲平民。 就叫魂这个案子,从头到尾,也没死几个人,有那么几个人借机兴风作浪,也很快在官僚的处理下被镇压。想象一下,如果在叫魂案中整个或者说大部分官僚机构都在后面推波助澜,差不多就是温格的情况了。所以...  

评分

掩卷,头脑中出现三个画面:一群无头苍蝇、小王子中命令落日的国王、慢吞吞的无脸怪……各人都沉浸在各人的世界中,但所有的一起,构成了一个表面辉煌绚丽但心理恐慌异常的时代,按自己的逻辑运行。《叫魂》,就是在讲这样的三个故事:民间对于“叫魂”巫术的恐惧,融合了固有...  

评分

一 铺叙“叫魂”案的目的所在 在国外一群可拢括为“海外汉学家”的学者,他们身在西方却研究着千里之外、百年以前的中国,他们擅长讲故事,读起中国档案馆的存档和奏章甚至比中国的学者还要认真和深刻。他们中最善讲故事的一类被归入叙述史学,前几日来P大很火的史景...  

评分

孔飞力先生作古,才关注到这本他的经典著作。读过后感到故事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通过故事本身折射出的民间、官场和皇帝的反应确实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和痛惜的是,今天的中国民间、官场和高层依旧在叫魂的故事中逡巡不前,只不过叫魂的戏法变化了而已,其余照旧。  

评分

一、 很少有一本史学著作像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样让我念念不忘。这本书我前后翻过好几遍,最近又看了一遍,再次感觉这真的是本不多见的可以推荐给非专业读者的严肃历史研究著作。比经常拿来作类比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和史景迁(《王氏之...  

用户评价

评分

故事讲得好,材料还那么严谨,不好的地方虽然有,但是太喜欢啦不许说它坏话啊混蛋

评分

多疑的乾隆帝不满于腐败的满朝文武,时时提防官僚系统的“常规化”,终于借助“叫魂案”大力整饬了文武百官。乾隆发动的全国性清查,其后果却是引起了妖术大恐慌,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这算是影射史学吗?

评分

.这个版的封面比较丑。但是为了内容,毫不犹豫地五分!!简直就是我未来人生的奋斗方向:要是我能写这么一本书,人生真就完整了

评分

末世大戏,愚民编素材,皇帝拿导筒,官僚配合演。有奇幻妖术,隐形乱党,惊天阴谋,推理侦破,更有刺激SM,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弘扬发型主旋律,共保我大清盛世万万年

评分

毫无向上通道、无权无势的民众在对外来者的攻击中,获得虚幻的权力补偿。而恰好剪辫的象征意义,触动了弘历对于谋反和汉化的恐惧,一种自上而下的迫害行动被触发,尽管限制在体制内,但随着国家机器的开动,社会内部习惯对异端者进行诬陷、蓄意攻歼的现状一览无余。由个别政治精英和大量人浮于事的庸人构成的官僚体制,虽历来压榨民间,却也无意中阻挡了社会秩序的持续滑坡和迫害行为的蔓延。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来,将“叫魂事件”中换成当时刚刚在中国落幕的运动,便可得知作者为何在80年代以这个选题开始写作,中国历史文化中同“现代性”相通的那些隐忧,从未消失,一直延续至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